第8部分(第2/4 頁)
,他的確很早就有了馬克思的著作。本書作者在他的故鄉翠亨村的紀念館裡看到一本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英譯者是英國社會主義者貝爾福特一巴克斯,1913年美國芝加哥查爾斯·克爾公司出版,上面還有東京一家書店的標籤,孫中山當時就是從這家書店買來的。他看中這本書可能因為這同他當時正在進行的反對有稱帝野心的獨裁者袁世凱的鬥爭有關。馬克思這本書寫的是另一個竊取革命果實的人,他在1848年爬上了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的位置,然後登上皇帝寶座,成了拿破崙三世,但最後得到的是不光彩的下場。
①哈夫洛克(亨利)·埃利斯(1859…1939),英國隨筆作家、編輯、醫師,又以女權及性教育提倡者而知名。——譯者
②見上海《社會科學報》(1986年9月24日)上發表的張珏的文章。
宋慶齡在她那篇回憶中把她初期的結婚生活說成是她當“弟子”的時期,在另外一些地方她說自己那時是“當學徒”。她終生都是把丈夫看成導師的。
但這段時期總的說來是一段家居生活和潛心讀書的時期。十分簡短地回顧一下當時中國國內和國外的局勢可以證實這一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初起時,日本站到協約國一邊,它不去參與歐洲的爭執而是去佔領德國在中國和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卻不讓其他協約國這樣做)。其中最重要的是包括軍事和商業要地青島在內的中國山東省的一部分。在這裡,日本軍隊打了唯一的陸上一仗。德國只有少量駐軍,日本用了極小的代價就在任人宰割的中國的大陸上佔據了一個重要的區域——孔子的故鄉。①
①在太平洋,日本從德國手中搶佔了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和加羅林群島),其中如特魯克群島和埃尼威托克島等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日兩軍曾進行血戰。
1915年1月,正當歐洲列強忙於廝殺的時候,日本為了想要獨霸全中國,作了一次狂妄的嘗試。它向獨裁者袁世凱提出最後通牒,即恐嚇性的“二十一條”——所用的紙上有著大炮圖象的水印,意思是如不屈服就以大炮相饗。袁世凱在耍了一些外交手段之後就乖乖地接受了這些條件——如果全部實施,中國將淪為日本的附庸。袁所關心的是他自己登基的計劃而不是國家民族的存亡。到了這年年底,他公然稱帝。但沒有過多少天,蔡鍔和其他將領在僻遠的中國西南省份雲南起兵討袁,很快在重要的鄰省四川立足。孫中山和其他在日本的革命者大為振奮,同起義軍取得聯絡,並行動起來。陳其美(及其部屬蔣介石等)被派往上海組織一次陸海軍起義。起義雖然失敗,卻使袁世凱大為震動。孫中山還派了一架飛機到上海去散發傳單,引起轟動。這架飛機是由梅屋莊吉資助購買的,由一位姓“扳本”的、同情中國革命的日本民用飛行員駕駛。在孫中山的指揮下,中國各處紛起討袁,起義都是由當地的或從日本派回國的革命黨人領導的。在東京,孫中山和其他領導人在1915年4月發表了新的討袁宣言,宋慶齡把它譯成英文,向全世界散發。在舉國聲討下,袁世凱的“王朝”被推倒。他悽慘地宣佈取消帝制,仍稱大總統,前後只經過八十多天,成為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袁世凱很快就在1916年6月16日病死了,名譽掃地,遺臭萬年。這就是由外、國列強所支援和吹捧的中國“強人”的下場。
這標誌著孫中山近30年革命活動——表面看來充滿著失敗的紀錄——所取得的巨大的、歷史性的成就。他一勞永逸地粉碎了“中國必須有一個皇帝”這一陳舊的觀念。這個觀念曾經成為老保守派的主要信條,而後來的改良主義者則宣稱中國仍然需要一個皇帝,只不過要實行君主立憲。十分明顯,這些觀念都已為中國人民所拋棄。(當然,死抱住這種觀念的人還是有的,其中還有外國人,這是十分有趣的事情。這樣的外國人總喜歡斷言“對中國最好”的辦法是什麼,或者毋寧說對他們自己在中國的利益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其中一例就是曾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後任霍普金斯大學校長的弗蘭克·J·古德諾博士。在國內事務上,他是開明派,又是世界上第一個現代共和國美國憲法的權威。但他卻擔任了袁世凱的主要顧問和理論家,為袁帝制自為的野心製造輿論。)
但是,時局的演變也證明,儘管共和國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宣佈成立共和國只不過是建設共和國的第一步,後面還有漫長艱難的歷程。
(二)愛情·革命·理想
對孫中山和他的秘書及新夫人宋慶齡來說,在這幾個月裡充滿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