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善獲勝而告終。
兩天後,琦善下令直隸各個鎮協營,都要整頓,立過軍功的將領,將擔任直接指揮的責任,吃空餉的兵額,都要補齊。琦善本人趕赴天津,親自坐鎮,準備火攻器械,點驗火器,岸炮。直隸沿海各戶,復歸保甲,“嚴防漢奸作亂。”
這一番整頓,倒是使天津綠營光鮮不少,道光帝嘉許曰“能”。
但京師的準備幫不了浙江,七月二十四日,英軍炮擊浙江乍浦民居,作為示威。
在同一天,楚劍功的朱雀軍在贛州下船,就食,楚劍功拜會了贛江擺子的長老,次日,朱雀軍乘坐贛江擺子的船,穿鄱陽湖,三日後,終於到達九江,楚劍功和長江三大幫之一的揚子幫正式搭上了關係。
長江中游的排幫,下游的揚子幫,可以說是在鐵路出現以前的運輸大王,和這兩幫建立關係,別的倒沒有什麼用處,但在部隊和物資的運輸上,已在清國範圍內首屈一指了。比如從廣東到九江,三百里加急的驛馬也要走十天,朱雀軍全軍也只走了十三天。
與交通網的發展相聯絡的,是對情報和經濟掌握。比如,定海失陷的訊息,楚劍功早於林則徐知道,沿海的漕幫通揚子幫,揚子幫通天地會,船有多快,情報就有多快。
七月三十一日,楚劍功順流而下,到達鎮江,恰逢兩江總督伊里布在此坐鎮。伊里布也算道光朝的能臣之一,曾經平定過雲南土司叛亂。他見到朱雀軍前來助戰,分外高興。
“林少穆乃我大清柱石,頗得聖眷。名師出高徒,你不像那些綠營兵將,兵馬未動,先要開拔費。當然了,我是不會虧待你的,你不要,開拔費我也會給你。”
“謝大人。不知大人有何方略,以制英夷。”
“何必多言,痛加剿洗!”
呼喚紅票、收藏
19 方略
“痛加剿洗!”楚劍功重複著這四個字。
“不錯,我在雲南撫夷久已,對這些夷人,要恩威並施,先大兵進剿,擒斬其頭目,然後任命恭順者為土司,施以恩寵。”
“嗯,制臺,英夷可能有點不一樣,這次來的頭目,地位最高的是欽差懿律,他有三個副手,遠征軍總督兼水師提督伯麥,商務領事義律,遠征軍陸師提督郭富。”楚劍功使用伊里布聽得懂的名詞作介紹。
“那我們就殺了懿律,任命義律為頭目,而義律手上無兵,水陸兩師提督定不服他,義律便只有依靠我們,與之相鬥。這叫以夷制夷。”
“制臺,只是這些頭目之上,還有英夷偽相巴麥尊,即使真的擒殺懿律,他們還是不會內鬥的。”
“那依你之見呢?”
“不知道制臺手上,現在有多少兵,多少餉?”
“呵呵,”伊里布撫須而笑,“本制臺六月底(農曆)到吳,已經命令江南提督陳化成沿吳淞、上海,崇明布兵一萬,七月下旬(農曆),本人調安徽兵一千六百人,漕標兵四百五十人,淮標兵900人,馳援江蘇各個海口,調江西兵一千人,會同本制臺的親兵千人,同駐鎮江,準備四下馳援。今日,你到之前,本制臺調集水師兩千人,準備沿河防守。”
伊里布對自己的排程頗為得意,“兩江府庫,已經撥銀四萬兩,作為各營的開拔費,你是客軍,又是主動出戰的,一千五百兵,給你三千五百兩吧。”
“謝大人。”
“本制臺囤積火藥、彈丸各五萬斤,我聽說你全營都是新式火槍,這些夠用了吧。”
“大人,我的槍太新,要用火帽,這些老式火藥彈丸怕用不了,不過我已經自帶了彈藥,想來是夠用的。”
“那就好。我剛剛接了聖諭,要儘快克復定海。”
“定海,不是閩浙總督管轄麼?”
“鄧梃楨鄧大人主理福建和臺灣的防務,顧不到浙江了,所以聖上讓本制臺收復定海。”
“定海?要渡海進攻了。大人備好兵船了麼?”
“本制臺早已封備閩粵海船數十艘,足以運送幾千兵將過海。”
楚劍功注意到,伊里布經常使用“本制臺”這個口頭語,這和他見過的林則徐、鄧梃楨等總督不太一樣,可能是伊里布長期和雲南百夷打交道養成的習慣。
“可是,英夷有特別高大的軍艦,我在廣州所見,載炮超過七十門。”
“真的?我們一個炮臺,有七十門大炮的也不多,英吉利人的軍艦這麼大嗎?危言聳聽了吧。”
“大人若是不信,到了海邊,便有機會見到。呃,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