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教經籍密藏於虛空、大海或者巨石山岩之中,然後託付於某某護法神嚴加保護,並且授記將來的幾百年幾千年以後會有某某高僧大德來開取此伏藏,並吩咐護法神到那時就應該將此伏藏品如理如實地交付於授記中的那位高僧大德。真正地說,這雖然非常神秘,但它的確是一件真實的事情,廣泛地存在於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的大量史實之中,構成了藏傳佛教的一大特色。
從一千多年前的蓮華生大師直到如今,在這個漫長的藏傳佛教歷史過程當中,伏藏這一事實連續不斷地顯現在人們的面前。比如桑傑喇嘛至德慶嶺巴之間就有百餘名的伏藏大師出現,公珠仁波切將這百餘名的伏藏大師所開取出的伏藏經典總彙為一集《大寶伏藏》,已由德格印經院和美國及英國等西歐國家的一些大書店正式出版發行,總共有六十二函;此外,還有近代的伏藏大師列繞朗巴,他在藏區各個地方取出的伏藏也有二十多函;現在有我們的上師如意寶晉美彭措法王也從青海的大湖裡曾取出過一個寶篋裡面的伏藏,其內容即是我們現在正在唸誦的‘金剛薩綞’修法儀軌,另從拉薩的桑耶也曾取出伏藏,其內容就是現在很多佛教四眾弟子正在修持的‘作明佛母’儀軌。
在藏地,像以上那樣的伏藏大師非常之多,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可能就是一個奇聞軼事。因為很多的科學家對於佛教裡面的有些神秘現象根本是無從加以解釋,於是他們就不作任何的觀察,籠統地判斷為稀奇或傳說,便認為萬事大吉,這樣就可以躺在以前的地位上安閒度日,再也不用擔憂操勞。但我認為這並不是判斷問題時所應具備的正確態度和方法,如果是因為自己不瞭解,就這樣全部以戲事的方式來下結論作了結的話,這可能就並不符合客觀規律。因為同樣的道理,在科學技術比較發達的地區,人們認為是簡明易懂習以為常的有一些事情,而在那些偏僻的地方,不瞭解科學的人們看來也就是一種奇談怪論。所以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是由於人們對某種事情的瞭解和研究不足的原故,一旦瞭解多了,研究比較透徹了,思想成熟了後,自己就不會感到奇怪。同理,這些高僧大德們的伏藏品也並不是一種傳說或者是虛構的歷史傳奇,現在有智慧的人們,都可以去翻閱眾多的伏藏典籍。那些伏藏作品每一詞句每一個含義都非常地深奧和殊勝。在美國波斯頓有一位瑪麗亞博士,她用了七年的時間來研究藏傳佛教裡的伏藏品,並且把珠欽仁波切的《伏藏略說》也譯成了英文,後來她曾對筆者談起,說她經過多年的研究,確實是覺得這個伏藏的密意是不可思議的,她自己透過對伏藏的瞭解,結果同時對藏傳佛教也生起了無比的信心。在歐美國家,對藏傳佛教和有關伏藏方面瞭解的比較多,進行深入研究的人也很多,而這在漢地卻並不是很普遍的。
我們東方人,要想東方的這條睡獅醒來,成為巨龍飛騰於空中,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光是發展經濟還遠遠不夠。我們應該在各個方面都進行深入的研究,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素質,只有這樣才能跟得上那些歐美國家,成為世界大國,否則也只能是一個受人愚弄粗俗的暴發戶而已。許壽棠,曾任江西教育廳長,臺灣編譯館館長,臺大中國文學系主任,他說:自非一面提倡佛教,一面尊重歷史,否則,前路茫茫,何能有濟。所以現在我們也應該下大決心化大力氣深入研究佛教的奧秘,而創造我們更加美好的未來!
授記與預言、預測
現代科學家們對時間的衡量是有限性的。197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阿爾夫本教授,提出了宇宙創生的學說,他推算宇宙至少在150億年前的一次爆炸中誕生,但具體的有力根據無法找到,又為什麼爆炸,以及爆炸前的狀態也少有描述。而佛經中過去與未來的時間概念是無限性的,就拿時間中的一個並不算太大的單位‘一大阿僧祇劫’來說,‘劫’是指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經過形成、安住、壞滅、空無這四個漫長階段的生滅週期。而‘阿僧祇’這個數位在現在人的概念中已極為龐大,按中國的計算方法,萬萬為億,萬億為兆,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為一阿僧祇。所以‘一大阿僧祇劫’就是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相當於151047)個大劫這麼漫長的時間,這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想像,由此也可窺見佛陀的深博智慧與宏偉氣勢。
只要對佛教稍具常識的人就會知道,釋迦牟尼佛洞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事物,了知過去久遠劫前的事如對目前般清晰,在《百業經》中,記載了大量關於弟子們在過去世所作具體事情的描述,對現在的事如世界的微塵總數等也均瞭如指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