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2/4 頁)
間。所以目前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調停俄國內戰,讓白俄雙方停火,達成俄國事實上分裂的局面。一個分裂的俄國,絕對比一個統一的蘇聯或者沙俄要對中國有利的多。
日本問題不僅。是當前乃至未來一段時期考驗中央政府的核心問題,更是關乎東亞這二個民族生存與未來的根本所在,所以急切不得,宜徐徐圖之。過早地與日本決裂,只會讓東亞失去和平的外部環境,遏制中國的建設與發展步伐。
在進行一系列的外交活動和佈局的同時,華飛也沒有忘記軍事上的行動。除了繼續強化國防軍嫡系軍隊的改編訓練,加強裝備上的建設。許多原國防軍的老兵和投降改編不久的原北洋軍士兵軍官相繼開始大批次退役,轉為預備役。
在戰爭時期,這種做法有利有弊。然而隨著國防法和義務兵役法等一系列法規的完善,新兵徵召將成為慣例。而大批富有一定作戰經驗的老兵充斥預備役,不僅可以強化國家的戰爭實力,也能減少軍事上的開支和維持龐大軍隊數量的國際輿論。另外借此機會,軍隊中的北洋兵員和地方軍隊的調換,從而逐步削弱各地軍閥的目的。由於國防軍原嫡系老兵也都在退換之列,所以不少北洋軍老兵雖有不少的怨言,但好在退役金頗為滿足,一切都是按照制度進行,令他們沒有多少藉口可以反駁。
在開始有序逐年給軍隊增加新血的同時,國防軍的調動也在不動聲色地進行著。從俄國戰線撤回來的軍隊並沒有返回國內,第六軍的軍隊調往海參崴,第七軍的軍隊調往廟街,還有十三軍的軍隊直接攻佔滿洲里,即可對東北的日軍形成牽制,又可對蒙古的不法動亂分子形成威懾。
此外,國防軍在全國的佈局則類似上下重,左右輕的軍事佈局。北方因為要抵制日本可能的擴大侵犯,或者是說組織隨時可能的**,所以在直隸,北京一線,國防軍部署了多達六個軍十幾萬的軍隊,且多為國防軍的精銳部隊,戰鬥力絕對算得上首屈一指。
南方,因為四省對中央還有著很強的牴觸情緒,軍隊更是直接掌控在地方軍閥的手中,所以無論從哪方面考慮,都不得不加以提放。所以國防軍在南方也駐紮了五個軍的軍隊,不過這五個軍中,有三個軍都屬原北洋軍改編而來的十七軍,十八軍,二十軍。在國防軍中,目前的確算是雜牌部隊了。
東西方向幾乎沒有特別駐守軍隊,各省的軍隊除了進行編制的改革,也沒用進行調動,類似大軍區模式的設想計劃,目前依舊停留在紙面上。南京和皖省等國防軍的發祥地和重工業集中地,另有駐紮幾個軍的嫡系精銳。
解決南方几省的問題難度不大,核心因素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影響和代價。在沒有更合適的藉口之前,華飛和新生的中央政府的絕大多數精力,還是放在經濟工業建設上。政府主導重工業的發展建設,同時促進民族資本在輕工業領域的擴增和涉足重工業。
為了減少輿論和政敵的攻擊,華飛有意識地減少對敏感行業的資本壟斷,加強政府在一些行業的存在。政府僅是以股份的形式參與礦產,鐵路,銀行,交通等等關乎國計民生的領域,但前提是絕不控股,絕不參與任何經營決策。任何具有政府工作經歷的公員,不得在退休或者離職後,以任何形式參與到任何公私性質的企業公司中去。這不僅是華飛親自制定的一項政府參股企業規章,也是公員手冊中極為中心的一項原則。
減少在國內的資本壟斷,但不代表華飛就減少投資。那些國家目前依舊薄弱的重工業領域,還是華飛投資的重點。且在華飛的指示下,他名下的兩大投資公司和銀行等企業,開始緩步地向美國等市場進軍。華飛的這種決定,並不是希望在短時間內賺取多少利益,而是藉助這幾年良好的商業發展環境,大力培養一大批企業管理經營人才。
一個國家落後沒有關係,只要有著大量層出不窮的人才湧出,復興指日可待。一個企業的瀕臨破產也不可怕,唯一可怕的是,這個企業的管理層,青黃不接,出現斷層。
隨著華飛資本帝國的擴充和國內工商業的急速擴增,面臨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現實就是,去哪裡尋找足以駕馭這些大企業集團的人才。一個二三十名僱員的公司,和旗下僱員上千人的集團,其面臨的考驗和管理,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中國目前的工商業發展壯大指日可待,唯一令人憂慮的是,目前的中國,還缺乏大批為這些快速成長起來的集團的掌舵人。
與華飛所在後世的中國不同的是,如今的國家商業化程序一直沒有被外部因素中斷。許多商人世家都有著悠久的文化傳承。而在與洋商激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