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一 美國經濟為什麼會出現“心臟驟停”(1)
導語
金融是經濟的命脈。華爾街是美國金融的心臟。2008年9月16日和9月17日,美國金融體系停止了正常執行,資金流動趨於停滯,就像心臟病人突發心肌梗死一樣,如果不抓緊救治,後果不堪設想。
2008年10月9日是個將被載入金融史冊的日子。這天全球主要國家的央行在美聯儲的動員下聯手降息,共同參與防止全球金融市場崩潰的行動。這是有史以來西方各國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首次採取的聯合行動,世界各國剛剛還覺得通貨膨脹是頭號敵人;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又使世界經濟陷入了衰退的泥潭。
2008年9月15日,以雷曼兄弟公司倒閉為標誌,全球金融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動盪。惡性金融事件發生的速度令人目眩;對第一個事件還沒反應過來;第二個事件已經到來。到2008年11月底,美國共有22家銀行倒閉。國際風險分析公司的執行董事克里斯朵夫·瓦倫(Christopher Whalen)預測,2009年可能會有100家銀行倒閉,這些銀行的總資產累積在8000億美元左右。
美國金融機構出現的問題迅速傳染到全球,西方主要國家信用市場出現萎縮,結果引發了更大的流動性危機。
全球金融危機持續肆虐;投資市場哀鴻遍野; 據彭博新聞社2008年10月13日報道;美國億萬富翁“股神”沃倫·巴菲特也無法倖免。不久前剛剛被評為美國福布斯排行榜首富,進入10月份,一週之內,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股價就跳水約17%;致使其身家一舉縮水104億美元。
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說:“經濟現象神秘莫測!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閉令世界發生驚天大逆轉;一天之內換了個模樣;就像心臟病急發,霎那間;全球金融體系墜入無底深淵。”
面對如此複雜的局面,人們不禁要問,美國金融業構築起的金融大廈為什麼如此不堪一擊,說垮就垮?是什麼導致了美國金融體系的崩潰? 為什麼雷曼兄弟公司成了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美國政府為什麼急紅了眼
那麼美國政府為什麼要救市,他們是怎樣救市的?美國政府最初採取了有選擇的救助,結果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引發了金融市場的全面恐慌,也使美國政府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 美國經濟心臟驟停
雷曼兄弟公司真的倒閉了,其嚴重後果讓美國政府也始料不及。
雷曼兄弟公司的突然倒閉,使美國的經濟心臟突然停止了跳動。儘管這種心律驟停時間很短,還沒有被更多的人察覺,但美國政府已經看到了危險所在,如果不立即起搏,美國經濟就會發生猝死。
9月16日,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對布什總統說,形勢異常嚴峻,市場已經陷入停頓,許多不同型別的資產要麼失去了流動性,要麼無法交易。布什當即表態:“不惜一切代價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驚心動魄的24小時,搶救美國經濟必須爭分奪秒,必須在恐慌擴散以前打一針強心劑,讓美國的經濟心臟重新跳動起來。
9月16日,美聯儲緊急準備1050億美元專項儲備資金,為美國經濟起搏,透過回購協議,投向了貨幣市場,防止貨幣市場崩潰。
緊張的搶救之後,是全面的恢復性治療。在金融市場的動盪中,美國政府看到的不僅是某家投資銀行倒閉或某家保險巨頭告急,而是看到了維繫美國經濟的金融血脈出現了栓塞,半身不遂甚至全身癱瘓都有可能。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懸案之一 美國經濟為什麼會出現“心臟驟停”(2)
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說:“政府通常的貨幣政策已經不足以應付,需要動用真金白銀了,到財政部出手的時候了,國會必須授權政府買進數千億美元金融機構的壞資產。”鮑爾森提出的壞資產解救計劃,後被列入2008年經濟穩定應急法案;允許政府從金融機構收購那些很難估值的非流動性資產(有毒資產);解決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使金融機構無法正常執行的難題。
◆ 從搶救到治療
由於怕投資者贖回,貨幣市場基金不敢再向商業票據市場投資。信用市場出現完全凍結,由於需求疲軟,商業票據收益率由2%上升到8%。投資者風險預期驟增,連IBM這樣的公司都要支付6%的成本發行票據。而此時大量資金湧入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