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用對話代替發牢騷,
用快走或慢走代替高爾夫,
用運動代替減肥,
用沖涼代替蒸桑拿,
用高質量的睡眠代替熬夜晚起,
用活躍氛圍的酒席代替宿醉。
一刻鐘,你可以小睡一會
我們經常會遇見這樣的情況,在咖啡廳四處張望等朋友時,在乘坐地鐵去某地時,在開始正式上課之前等老師來時,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這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雞肋時間,用來完成一件事情不夠,什麼都不做又很無聊。這段時間我們應該怎樣利用呢?
我想,在沒有任何計劃安排的情況下,如果給你留下幾小時的空餘時間,你自然會訂立計劃有效安排,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但當下的社會運轉如此之快,我們需要不斷地趕赴各種約會,周旋於各種場所,大塊的時間往往很難騰出來,只有一些零碎的雞肋時間留給你,這就成為了很棘手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普遍的情況。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在這樣高速運轉的社會里,管理時間主要是管理雞肋時間,不要等待某一大塊時間的出現,我們要學會蒐集雞肋時間去完成大事情。
首先,一刻鐘之內能做的事情要立即著手解決,而不要用過一會兒再做的想法來安慰自己,那樣基本上無法像樣地完成任何一件事情。因為你現在不想做,即便再過一會兒也還是不想做,不如趕緊把它解決掉,然後忘記,才會更加輕鬆。
當然,這樣的方式也有缺陷。就像玩俄羅斯方塊一樣,如果注意消掉那些空隙,積累到一定程度時,自然就會出現大塊時間。但是,如果習慣了這樣處理事情,最後會讓你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在處理事情時先去解決瑣碎之事,最後才解決重要事情,久而久之,就會把重點放在雞肋時間上。
第18節:抓住你身邊的時間小偷(4)
因此,兜裡最好是時刻留有一些不需太長時間也不太複雜,屬於重複性的工作的事情在雞肋時間完成。以我為例,我在雞肋時間裡,基本是靠小睡和讀報度過的。小睡一會兒是我最喜歡的選擇。短短十幾分鍾,往往會解除很大疲勞,如果實在睡不著,就會讀報紙。
我說這些,並不是想要勸你在一刻鐘的時間裡一定要給自己找些活兒幹——哪怕去背一些英文單詞也好,具體做什麼要靠自己決定——我想說的是,不要把割裂的一小段一小段時間浪費掉,然後又在無法完成某項工作時,用“太忙,沒有時間”來為自己辯解。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肯擠,總會有的。
在雞肋時間裡,你可以做的比較有意義的事情是反省自己。不要小看了這一自省行為,透過反省你可以明確自己在未來應該將精力集中到何處。現在許多年輕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忙於跟風似的參加各種培訓班,為自己積累所謂的資本,就像是跟著大眾口味去消費一樣。結果,看似過得十分充實,積累了許多就業資本,可實際上,與同齡的競爭者並沒有太大差別。
所以,一天中至少拿出一點時間來反省自己,哪怕只是十分鐘也好。如果沒有認真自我反省,就會不知道自己未來將成為什麼樣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此刻究竟在忙什麼。其實,自省並不需要衝一杯咖啡、屁股陷入沙發中、在明媚的陽光下才能夠進行,不是嗎?
在汗蒸房和桑拿房你能挺多長時間,頂多一刻鐘吧?那時的一刻鐘是不是感覺十分漫長?所以,請利用好雞肋時間吧。
現在不做,就永遠不必做了
“有件事情我非常想做,可是總沒有時間,如果有時間,我一定去做!”
這句話很多人都曾說過,可是你捫心自問,當有了時間時,你真的去做了嗎?
我也一樣。高中忙於高考,閒暇時間不多,以至於想做的事情非常多,但都沒有做。我立志大學時要多讀書,接著學習鋼琴,多觀光拍照……總之,計劃得滿滿的。但後來才發現,原本一身輕鬆的高三最後一個寒假,自己沒能像樣地完成任何一件事情。工作之後也還是會發生同樣的情況,這個假期一定要把積攢下來的翻譯工作做完,雖然立下了堅定的決心,可瞎忙一陣就發現又到了新學期開課的時間了,自己卻依然還什麼都沒有做呢。
那你呢?你是否也和我一樣?
我猜諸位也不會比我好到哪兒去。每當詢問那些休假回來的學生過得是否充實時,他們的回答無一例外是“稀裡糊塗就過去了,什麼事情都沒做”。
其實,通常情況是這樣的,明明自己面前擺著大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