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接下來,我就要給大家介紹幾種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
冷靜地確定工作優先順序
一提到時間管理,可能許多人很快就會想到制定縝密的計劃表並嚴格執行。制定計劃表,並沒有錯。我在這裡想強調的是,在制定計劃表之前,我們首先應該確定優先順序。
時間管理是確定優先順序的工作,即分清輕重緩急來安排諸多工作。毫無作為並不代表罪惡,比如說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什麼事情都不做,好好休息,反而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這時重拾健康才是第一要務。所以說,制定諸如必須每天學幾小時英語,做幾小時運動等機械的、為了計劃而計劃的計劃表是毫無意義的,這樣的計劃中途放棄的機率非常大。
有舍才有得,制定優先順序意味著你要決定如何取捨,這也想要,那也想要,優柔寡斷只能放慢你前進的腳步。優秀的時間管理,意味著你要有勇氣果斷地拋棄某些事情。
俗話說,丟了西瓜,撿了芝麻。時間管理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在撿芝麻上花費太多時間,那就沒有足夠的精力成就大夢想了。這就好像樹木一樣,枝繁葉茂往往長不成參天大樹,因而,辛勤的園丁總是會為樹木修剪枝杈。我們也應該更冷靜地取捨,讓時間結構變得更加合理。
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時間小偷
前面說過,時間管理是根據目標確定優先順序的事情,而確定優先順序首先要懂得取捨。那麼,我們要捨棄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和那些逐步形成的不良習慣說拜拜。無論察覺與否,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時間小偷,他在不知不覺中偷光你所有的時間儲蓄。如果你抓不到這個小偷,那你的時間倉庫就永遠無法充實。
就拿我來說,我盡力要避免去做的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那些已經成為習慣,跟著慣性去做的事情。第二類,是那些沒有解決方案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第三類,因他人的緣故而不得不做的事情。
其中,第一類因為中毒太深已經變成習慣的事情是最難戒掉的,但也是最需要戒掉的事情。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這些事情明明浪費了你一堆時間,你卻還總是不斷找理由為其合理化,所以相當頑固,難以根除。但是,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業,實現那些未曾實現的夢想,首要抓住的就是那些直接偷走你時間的,陪伴你多年的陋習。
記得在我讀大學時,身邊的很多男同學都沉迷於打檯球。當時大學城還流傳著“一步一個檯球廳,兩步一個小酒館”的說法。當時,我也是檯球廳的常客,常常是上課鈴聲響起才狼狽不堪地衝進教室。其實,開始的時候完全是出於樂趣才去光顧的,可到了後來,基本就像毒癮一樣戒不掉了。與其說是我打檯球,不如說是檯球支配我。邊際效用遞減①的法則同樣適用於樂趣。開始時給予自己很大快樂的事情,漸漸就變成了無聊的習慣。但凡有了固著在身上的習慣,就會像中毒一樣無法戒掉。那時的我,的確為盤活檯球經濟貢獻了很多生活費。
第17節:抓住你身邊的時間小偷(3)
現在想來,浪費錢還不是最讓我心疼的,那些逝去的時間才讓我倍感可惜。像毒癮一樣無法戒掉的檯球以及那些浪費在臺球上的時間未必給我帶來多大快樂,卻對我的未來毫無裨益……
現在最讓學生上癮的應該是網上衝浪和網路遊戲。為了在日後回顧走過的青春歲月時不流下悔恨的眼淚,請減少或戒掉這些活動,特別是遊戲吧,它們對你的未來毫無益處。
對於那些低階趣味的陋習,請不要用“這是我人生的唯一樂趣”之類的話來辯解。人生當中最快樂的是什麼呢?我覺得是成長。但成長所需要的養分時間,你卻讓它被小偷偷走,怎麼會是一種快樂呢?如果被浪費的時間越多,花在重要事情上的時間就會越少,作為一個人存在的分量也就會越低。請將那些無意義的、不斷重複的低階趣味,果斷地戒掉吧。
以下是我所列出的一部分儘量不要去做以及儘量要做好的行為,
是指一個人連續消費某種物品時,隨著所消費的該物品的數量增加,總效用雖然相應增加,但物品的邊際效用(即每消費一個單位的該物品,所帶來的效用的增加量)有遞減的趨勢。邊際效用遞減原理,在生產、生活、科學研究和社會管理中的例子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不勝列舉。
希望能夠給你一些參考。
用讀書代替遊戲,
用讀報代替上網,
用欣賞電影代替看電視,
用思考代替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