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的閒暇時間,可人們卻往往選擇毫無作為。為何這麼多的人身上都會出現這一情況呢?經過思考,我得出的結論是,只有忙碌才能擠出時間。看似十分矛盾吧,可事實就是如此。
換句話說,人只有忙碌起來才能深切感受到想做的事情是多麼寶貴。更重要的是,人只有忙起來才能感覺生活更富激情,才能更好地管理時間。時間並不是“有還是沒有”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有效加以利用”的問題。因此,一旦閒下來,一個人認真管理時間的意志力肯定會被削弱,才會發生無所事事的情況。
再者,認真一想,其實壓根就沒有所謂“閒暇時光”。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全民過度勞累”的社會。閒暇僅僅意味著需要緊急處理或必須完成的事情相對少了一些而已。這裡那裡,時間盜賊可謂無處不在。如果不能抓住這些時間盜賊,那麼就會陷入花去大量時間卻一無所獲的窘境。
等到日後閒下來再做的想法其實只是不想做的藉口,只是對自己懶惰的掩飾而已,忙碌才是萬事開頭容易的好時機。在忙碌時,請將手頭的時間細分再細分,而後利用其中一小段時間去開始“那個事情”。
沒錯,就是趁現在。
如果不趁現在,就意味著永遠都不能做了。
人們常說時間是雕塑靈魂的材料。從人生中抽離去時間會剩下些什麼呢?沒錯,時間就是人生的全部內容。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你的明天取決於今天的24小時做了什麼,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你的時間比你本身更要珍貴。
第19節:現在就開始理財還為時尚早(1)
現在就開始理財還為時尚早
一位記者對某諧星進行採訪。聊到對方在沒有大紅大紫之前如何度過經濟困難期的話題時,記者提出瞭如下問題:
“有一種說法是,初入演藝圈就開始定期儲蓄的諧星無法大紅大紫?你是怎麼看待這一問題的呢?”
諧星的回答是:“是啊,好像確實如此。”
比儲蓄更重要的是對未來投資
如果他的回答是肺腑之言的話,那麼這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為什麼初入演藝圈就開始養成儲蓄習慣的諧星無法大紅大紫呢?
眾所周知,儲蓄是每月節省出一筆錢定期存入銀行,長期堅持就能積累出一筆可觀財富,對普通人來說是最切實的理財手段。按道理講,按計劃進行儲蓄的人需要具備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但這種具有節制力的人為什麼不能大紅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冥思苦想,我終於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理由如下。
一般情況下,定期儲蓄會給自己造成一定壓力,為了存足夠的錢,你心中會想著是不是接下來應該更節約一些,或者茫然地期盼日後收入一定會增加。但從每個月的收入中擠出一點錢堅持定期儲蓄,對剛剛踏入社會收入不多的畢業生,以及演出機會還不是特別多的搞笑藝人來講,是有些負擔的。
有定期儲蓄習慣的人都明白,哪怕有一次無法按計劃存入資金,都會感到非常焦慮有壓力。如果連續幾個月無法按定額存入資金,那位剛入行的諧星會有怎樣的想法呢?在沒有積累起一定數額的財富之前,他必然會尋找更加安定且能夠獲得高收入的方法。例如多跑一些通告,私下裡搞一些副業之類……
但作為一個剛入行的搞笑藝人,相比迅速積累起一筆財富,更重要的是不斷地磨鍊技藝,想出更多好點子,創作出更好的作品,為將來的成功打下基礎。而磨鍊技藝是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如果為了透過儲蓄積累起一筆小財富,將大量精力放在跑通告或一些副業上,那麼為實現成功而進行自我投資的時間就會大量減少,這樣一來,很可能一輩子都是一個三流藝人,無法大紅大紫的命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些人入行多年,一直都在跑龍套,穩定地攢著小錢,永遠成不了出色的藝人。
第20節:現在就開始理財還為時尚早(2)
這就是我所分析的剛入行的搞笑藝人如果只知道存錢就無法大紅大紫的原因。對於這些剛起步的人來說,比透過儲蓄積累財富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未來進行投資。
存摺上的數字大起來才更實際嗎
進入書店,你會看到指導20歲左右的年輕人如何理財的書籍在書架上擺得滿滿當當。大體上都是教年輕人如何積累第一桶金,又如何進行後續管理之類的內容。書中往往會對年輕人提出許多具體建議,諸如購買這種商品較為合算,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