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凱恩斯式的擴張政策。公共部門的巨大增長引起了瑞典經濟結構變化;公共部門吸收了幾乎全部增加的勞動力和從私人部門中失業的人員,並補充了由於私人消費和投資下降而留下的空隙。但也出現了預算高赤字及私營工業部門過小的問題。
財政政策是用以實現再分配的重要工具。瑞典是著名的高稅收國家,1984年和1990年瑞典稅收佔GNP的比率為51%和,極高的邊際稅率是壓抑生產和投資積極性的沉重負擔,並引起資本外逃,惡化了國際收支。瑞典也因高稅收而存在大量的“黑市”活動和“灰市”活動,防礙了經濟政策的效力。在財政開支方面,以政府消費為主,政府投資所佔比例很小,。1988至1989年度的財政預算中,社會、教育、住房和勞動市場等方面的預算佔全部預算的,而這些部門的開支主要用於社會福利事業。
瑞典貨幣政策主要是透過中央銀行執行。中央銀行雖資本雄厚,(中央銀行資產佔整個金融體系資產總額的4%)但獨立性差,決策權基本由政府掌握。控制通貨膨脹並不是瑞典政府的主要目標,中央銀行的主要任務是透過流動資金政策誘致資金向國家計劃所確定的優先部門流動。1980…1990年瑞典年均通脹率為,高於同期英、美、德甚多。
3.瑞典的福利政策及勞動市場政策。
福利政策是瑞典政府最為傾心的促進公平等社會目標的政策手段,經過多年努力,瑞典國民享有了世界最高水平的福利待遇。瑞典福利制度的內容大體有六項;退休金制度,工人退休後可禽其在業工資80%的指數化退休金,免費醫療制度,失業補貼,家庭福利,住房補貼,工傷保險,可謂面面俱到。
勞動市場政策是為實現充分就業面實有的對勞動市場的調控政策。包括對職工的在職培訓和轉業培訓,建立職業諮詢的公共服務機構.反對因工作變動而搬遷的家庭予以補貼.這些積極的勞動市場政策改善了市場機制,在衰退期間有效地刺激了私人消費支出和投資。
(三)瑞典面臨的危機及公共政策的變化。
從奧經濟經過七十年代的危機和八十年代初的調整,至今已幾經波折。九十年代瑞典經濟增長在OECD國家中是最低的,執政五十多年的社會民主黨已下臺,這些變化說明了瑞典經濟南臨危機的產重性。
早在七十年代由於凱恩斯式的擴張政策對抗經濟衰退的失敗及工資費用猛漲,瑞典工業品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份額急劇減少,出現極為嚴重的盈利危機。八十年代初由於克朗貶值加強了瑞典產品出口競爭力才出現較好的增長情況及稅收增加。至八十年代後半期世界性衰退再次將瑞典經濟拖入谷底。在這段時期瑞典公共政策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瑞典認識到危機弊端是由於國內各利益集團分配和較過程中缺乏立憲制約,造成財政預
算大量赤字和國際收支惡化,通貨膨脹高居不下。而這些問題在經濟調整增長的年代卻被掩蓋
了起來,不斷擴大的“蛋糕”可以滿足各利益集團的要求,而一旦由於外部或內部的原因而導致經濟低增長時,問題就尖銳了。針對這種情況,瑞典八十年代之後宏觀政策實行了重大轉變。首先,貨幣政策主要目標是抑制通貨膨脹,政府透過一系列抑制信貸膨脹的政策來實現目的,如改變貸款方式,取消了對利潤的政府調節。其次,財政政策轉向削減預算赤字,而這種削減的主要方式是嚴格控制政府開支。這一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公共部門的虧損佔GNP的比重由1982年的約6%下降到1986年的。第三個重要的政策轉變是勞動市場政策的轉變。力圖透過分配政策的轉變降低工資費用,從而減輕通貨膨脹的壓力。另外,對於公共部門僱員工資增長施加直接的壓力,今後公共部門僱員工資的降長必須以生產效率提高為基礎,否則不能滿足公共部門僱員增加工資的要求。
八十年代以來的宏觀政策改革初見成效,經濟嚴重不平衡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最終成效如何尚未有定論,尤其近幾年來瑞典經濟出現的負增長和勞動生產率下降說明瑞典政府將要走的路還很艱難,而這種艱難在瑞典曾有過的巨大成就的背景下顯得更加突出了。
從汽車工業看日本的計劃經濟
在很多中國人的印象中,日本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可是如果仔細觀察一下戰後日本的經濟發展模式,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日本的經濟模式其實更類似於計劃經濟。下面就以日本汽車工業的發展為例,來看一下日本政府是怎樣搞計劃經濟的。
戰後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