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獻。
第一,調整經濟結構,推進技術進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中國政府更加註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將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推進清潔生產、防治工業汙染作為中國產業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實施一系列產業政策,加快第三產業發展,調整第二產業內部結構,使產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1990年中國三次產業的產值構成為:4:,2005年為1::,第一產業的比重持續下降,第三產業有了很大發展,尤其是電信、旅遊、金融等行業,儘管第二產業的比重有所上升,但產業內部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機械、資訊、電子等行業的迅速發展提高了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這種產業結構的變化帶來了較大的節能效益。1991-2005年中國以年均的能源消費增長速度支援了國民經濟年均的增長速度,能源消費彈性係數約為5。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制定了“開發與節約並重、近期把節約放在優先地位”的方針,確立了節能在能源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透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及相關法規,制定節能專項規劃,制定和實施鼓勵節能的技術、經濟、財稅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實施能源效率標準與標識,鼓勵節能技術的研究、開發、示範與推廣,引進和吸收先進節能技術,建立和推行節能新機制,加強節能重點工程建設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進了節能工作的開展。中國萬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8噸標準煤下降到2005年的噸標準煤(以2000年可比價計算),年均降低;工業部門中高耗能產品的單位能耗也有了明顯的下降:2004年與1990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供電煤耗由每千瓦時427克標準煤下降到376克標準煤,重點企業噸鋼可比能耗由997千克標準煤下降到702千克標準煤,大中型企業的水泥綜合能耗由每噸201千克標準煤下降到157千克標準煤。按環比法計算,1991~2005年的15年間,透過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國累計節約和少用能源約8億噸標準煤。如按照中國1994年每噸標準煤排放二氧化碳77噸計算,相當於減少約18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發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結構。透過國家政策引導和資金投入,加強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氣和煤層氣的開發和利用,支援在農村、邊遠地區和條件適宜地區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優質清潔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所佔的比重由1990年的下降到2005年的,而石油、天然氣、水電所佔的比重分別由1990年的、%和,上升到2005年的、%和%。
到2005年底,中國的水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億千瓦,佔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的23%,年發電量為4010億千瓦時,佔總發電量的;戶用沼氣池已達到1700多萬口,年產沼氣約65億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氣工程1500多處,年產沼氣約15億立方米;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約為200萬千瓦,其中蔗渣發電約170萬千瓦、垃圾發電約20萬千瓦;以糧食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產能力約102萬噸;已建成併網風電場60多個,總裝機容量為126萬千瓦,在偏遠地區還有約20萬臺、總容量約4萬千瓦的小型獨立執行風力發電機;光伏發電的總容量約為7萬千瓦,主要為偏遠地區居民供電;在用太陽能熱水器的總集熱面積達8500萬平方米。2005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經達到6億噸標準煤(包括大水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左右,相當於減排億噸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重點林業生態工程的實施,植樹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績,據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中國人工造林儲存面積達到4億公頃,蓄積量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居世界第一。全國森林面積達到1749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增加到2005年的。除植樹造林以外,中國還積極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草原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建設與保護政策,進一步增強了林業作為溫室氣體吸收匯的能力。與此同時,中國城市綠化工作也得到了較快發展,2005年中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106萬公頃,綠化覆蓋率為33%,城市人均公共綠地平方米,這部分綠地對吸收大氣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據專家估算,1980~2005年中國造林活動累計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