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行為心理學 > 第20部分

第20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火影:從百分百完美虛化開始!入住黃金庭院後,愛莉拉我直播女扮男裝後,我被校花瘋狂表白風流短跑之神時空中的深情魯魯修凌駕於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網遊之熟女陪我上青雲穿越戀歌:上官與夏侯【HP】布萊克家族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英雄聯盟之玩家對戰強勢文化手冊特種兵張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學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四合院之剝奪一切暗區突圍之黑金指揮官當原神照進現實家養輔助投餵指南[電競]

此後,弗洛依德在採用催眠法來醫治他的神經病症的患者的過程中,發現儘管催眠法在解除症狀上無疑是成功的,但它同時也存在著不如意的地方。

一方面,催眠法似乎並不能治根,因為,患者複診時,常會表現出另一些症狀;

另一方面,催眠法只能對部分患者有效,有些患者不太容易接受催眠,或不能接受深度催眠(按:在催眠術上,催眠感受性一詞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催眠感受性是指受試者接受暗示程度的高低,根據心理學家研究,在一般人口中,大約有25%的人,具有催眠感受性,換言之,僅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催眠,而真正能催眠進入深層恍惚意識狀態者,在一般人口中,只有10%)。

弗洛依德開始逐漸不滿意催眠法,並在最後徹底放棄了治療中的催眠部分,而進一步提出一種特殊的精神治療法。

這,就是精神渲洩的自由談話法。

所謂精神渲洩的自由談話法,就是醫者讓患者舒適地躺在睡椅上,在身體上、心理上完全放鬆,讓頭腦中的觀念自發出現,醫者則坐於睡椅之後,鼓勵患者自由而隨意地談話,把出現的任何觀念,不管它如何微不足道、不合邏輯、荒唐可笑或者有傷大雅,都如實地報告出來,在這一過程進行的同時,醫者把患者所報告的材料予以分析和解釋,直到醫者和患者都認為找到心理失衡的根由為止。

患者的自由聯想和領悟再結合醫者的觀察和解釋,就構成了所謂的“精神渲洩的自由談話法”,又稱“精神分析法”或“精神分析術”。

(六)理情治療法

理情治療法,是西方的一種認知治療法(按:指以認知論為理論基礎發展而成的,經由解說與指導的再教育方式,糾正案主既有的對人、對己、對事理的錯誤思想與觀念,協助其重組認知結構,藉以收到案主自行“覺今是而昨非”的治療功效的心理治療法)。

顧名思義,理情治療法是靠著幫助案主將情緒困擾理性化,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

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認為,對人性的解釋,可作四點基本假設:

(1)人具有“庸人自擾”的本性;人常為情緒所困;人非理性動物;而情緒困擾的原因,多半是內生自取的,很少是外因造成的;

(2)人具有思考能力,但思考用於自身問題時,則多表現出損己害己的傾向;對攸關自身之事,做過多的無謂思考,是困擾自己的主要原因;

(3)不需有事實根據,單憑想象即可形成信念,這,是人類異於禽獸的獨有特徵。惟以過多的無中生有的想象力,常將個體帶入愈想愈苦惱的困境;

(4)人有自毀傾向,卻也有自救能力;如何轉化前者以為發展後者之助力,正是理情治療法的目的。

基於以上對人性的假設,艾利斯採用A…B…C…D的圖解來說明其治療原理及實際應用。

理情治療中的A…B…C…D

A:activating event,指發生的事件;

B:belief,指個人對事件所持的信念;

C:emotional consequence,指信念引起的情緒後果;

D:disputing intervention,指勸導干預(意即治療)。

上述圖解,A代表發生的與己有關的事件,這種事件可能是既成的一樁客觀事實(如丟了一筆數量不少的錢);可能是他人的態度和行為(如有人對自己很冷淡);可能是與別人的關係發生了變化(如失戀);也可能是自己所造成的後果(如自己學習不得要領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C代表個人對事件的情緒反應後果,這種情緒反應後果可能是正性的(積極的),也可能是負性的(消極的);可能是適度的,也可能是過度的;按圖中箭頭方向所指,無論個人情緒反應後果是什麼樣子,均非由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於個人對既成事實所產生的信念B所引起,也就是說,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並非引起情緒反應的原因;個人對刺激情境的認知解釋,才是引起個人情緒反應的原因!設有一離婚婦女患抑鬱症,離婚是一個事件,是一樁既成的事實,抑鬱症是當事人情緒反應的後果,按艾利斯的解釋,離婚一事與抑鬱症之間,並不能直接構成因果關係;當事人對離婚一事所懷有的信念,或當事人對自己的婚姻破裂一事的認知解釋,才是使她情緒抑鬱而心理異常的真正原因!當事人在離婚後,可能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陸四爺,彆強撩藍疆帝月重生打造完美家園+番外半浮生天珠變 唐家三 少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嬌氣繼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