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竟一個是片兒一個是絲。
難得的是,捲成油饊的絲竟然有五種顏色,如今沒有食品新增劑,定是和麵的時候,往各色的面裡添了不同蔬果的汁。
油饊外面還撒了一層細細白白的糖霜,路仁嘉用手拿著吃完後,手指上都沾上了糖霜,放進嘴裡舔了舔。
抬頭就見紅橙一臉驚異的瞧著她。
路仁嘉愣了一下,回想起自己在宮裡的時候,確實不會做這種舉動,出宮後果整個人都自在了。
這樣慢吞吞的行路,到了山東境內後,又過了兩個月,才行至薦華堂。
魯菜一派,最厲害的廚子就在裡面。
路仁嘉一路上,早已吃過好多家頂尖的酒樓,非權貴富商不得入的,但進了薦華堂,還是驚奇一番。
薦華堂內佈置的極清雅,不只是雅,還有清,並沒有多餘的擺設,入眼者,不過兩盆花草,幾架屏風。
路仁嘉這才想起,薦華堂三字,約莫是出自蘇軾的《鰒魚行》——膳夫善治薦華堂,坐令雕俎生輝光。
心中不由得猜想,他家的招牌菜難道是鮑魚?
鮑魚也的確是魯菜中的招牌。
一行人坐定,小二早就在一旁候著,小二身上的穿著看上去倒更像是書童,路仁嘉感慨薦華堂還真是將氛圍營造到極致,問道,“你們這裡什麼菜最好吃?你先說上十道。不拘銀子,全是最貴的也無妨。”
這話說得真土豪。路仁嘉默默為自己點了個贊。
小二沒有猶豫,立刻為路仁嘉推薦了起來,“脫骨扒雞、糖醋鯉魚、湯爆雙脆、原殼鮑魚……”
路仁嘉聽了聽,覺得差不多,“行,就先上這些吧。”
又叮囑了一句,“你將今日這十幾道菜記下,明日我還來薦華堂,你再推薦十幾道不一樣的菜。”
小二連聲應下,方才一直淡然的臉上,也浮現出一絲喜色。
路仁嘉不由得思量,她早已見識到了清朝生意人的精明,難道這薦華堂若是有回頭客,會給服務的小二提成?
片刻之後,菜便接連端了上來,擺了滿滿一桌子。路仁嘉看著眼前賣相極佳,香氣四溢的菜,喜憂參半。
能吃到好吃的了,但是看來薦華堂裡廚子的手藝果真不錯。
糖醋鯉魚酸甜適宜,肉質肥嫩鮮美。魚尾上翹,金鱗赤尾,造型也十分漂亮。
路仁嘉細看了一番,確定是黃河鯉魚,這種鯉魚本就肉味純正,何況廚子的刀工和火候都無可挑剔。
不過這種水平,她未必不能超越。
湯爆雙脆裡的雙脆,是指豬肚與雞肫。路仁嘉嚐了兩口,質地脆嫩,湯味清鮮。賣相也好,色澤漂亮,刀下生花。
是不錯,不過她若練習一些時日,估計也能做出更好的來。
路仁嘉將桌上的菜依次嚐了一遍,心中總算有了點底。心中卻突然一動,這些菜她覺得似乎不是同一人的手藝,不知哪道才是最厲害的廚子做的?
路仁嘉朝小二問道,“薦華堂裡最厲害的廚子是誰?哪道菜是他做的?”
小二一愣,“薦華堂裡最厲害的廚子是我們老闆,這些都是他徒弟做的,客人您要是想吃老闆做的菜,得提前說定。”
路仁嘉:!
☆、第73章 比試
路仁嘉順便對白芨與黃芩進行了批評教育;“今兒個都嘗著人家徒弟的手藝了吧?”
“都是徒弟,你們再看看自己。”路仁嘉發覺,“你看看別人家孩子的”這句話聽著不爽;可是說起來好爽啊。
等到最後他們見到“人家徒弟”後;白芨在路仁嘉耳邊憤憤不平道;“人家徒弟比師父你年紀都大!”
路仁嘉瞪她,“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無長無少!”出宮後不僅自己自在多了,連白芨也不再拘束。
路仁嘉嚐到了薦華堂老闆的手藝;手拉海參煲湯、醬烹手拉海參;海參片兒被拉成薄而透明的大片;筋膜透亮,薄如蟬翼。
拉好後再烹飪,海參就不硬了,或烹或煲,都軟硬適中。
路仁嘉還嚐到了老闆親自做的脫骨扒雞,雞肉鮮嫩,入味地道,香的路仁嘉恨不得連自己的舌頭一起嚼著嚥下去。
後來與老闆言明要比試後,老闆很爽快的答應了,並大方的帶她們進廚房裡看。路仁嘉見到老闆是如何做脫骨扒雞的,頓時就跪了。
扒雞誰都聽說過,可路仁嘉以前還真不知道什麼叫扒,總覺得大概和燒差不多?現代裡扒雞也多得是,若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