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把所有指標兩兩配對比較,按列相加,得出每個指標的小分;將所有小分相加,得出指標體系的總分;再將每個小分除以總分,得出每個指標的最終權重。
【迴歸分析法】
用以往所有評價指標評價後得到的資料作為各自的“變數”,以同一型別評價物件的總體評價分作為“因變數”,進行迴歸分析,從而得出每個指標的最終權重。
【ABC分析法】
根據“重要的少數和次要的多數”的基本原理,將評價指標分為A、B、C三類,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具體步驟如下:
(1)排隊。首先對各指標進行分析,然後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
(2)分類。將全部指標劃分為三類,即:
A類:主要指標,佔全部因素10%左右;
B類:次要指標,佔全部因素的20%左右;
C類:一般指標,佔全部因素的70%左右;
(3)設定。根據分類結果,即可對A、B、C三類指標賦予不同權重。 。 想看書來
【問卷法】
利用專門設計的問卷,向熟悉評價物件的員工調查各評價指標對素質的要求程度等內容,來確定參照標準。主要步驟為:
(1)確定評價指標的等級數量和具體內容;
(2)透過問卷調查分析,確定各個評價指標的某一等級對素質的要求程度,或反映各個評價指標諸方面的主要內涵和外延的特徵;
(3)以這一等級對素質的要求程度或主要內涵和外延的特徵為基礎,給評價指標的每一等級賦予合適的標準內容和分值,或針對反映評價指標的主要內涵和外延的主要特徵,設計提問和不同程度的回答。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個體抽樣分析法】
按照各個評價指標的各個等級的定義內容,在某類員工範圍內,抽取綜合各等級內容要求的數量不等的員工為樣本,對每個樣本的所有行為特徵進行分析,從而確定參照標準。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個體指標分析法】
按照各個評價指標的各個等級的定義內容,在某類員工範圍內,抽取符合各等級內容要求的員工為樣本,重點對樣本在某一評價指標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徵進行分析,從而確定參照標準。
【觀察法】
在工作現場觀察有代表性的員工的工作過程、行為、內容、工具等,記錄、分析與歸納,適用於大量標準化的、週期較短的、以體力活動為主的工作。
1、主要優點:工作分析人員能夠比較全面深入地瞭解工作要求。
2、主要缺點
(1)不適用於腦力勞動成份比較高的工作,以及處理緊急情況的間歇性工作;
(2)有的員工對觀察反感,導致操作動作變形,而影響工作分析的準確性;
(3)不能得到任職資格方面的資訊;
(4)不能定量分析。
【關鍵事件法】
選取的樣本與觀察法相反,即選取績效特別好和特別差的員工作為典型事例進行觀察,找出影響績效的關鍵事件、原因及發生過程。尋找關鍵事件時,可以採取產品(產品的數量、質量、記錄等)分析、工作過程觀察及訪談相結合的方法,收集到一定數量的關鍵事件後,將這些事件按相應的工作領域加以歸類。
1、主要優點
(1)揭示了工作的動態性本質;
(2)提出的問題更具操作性。
2、主要缺點
(1)費時、費力;
(2)不能定量分析。
【訪談法】
就某一個職務或職位,面對面地詢問任職者、主管、專家等人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一般以標準化的訪談提綱進行訪談、記錄,以方便控制訪談內容及對同一職務不同任職者的回答進行比較。
1、主要優點
(1)可以對任職者的工作態度、工作動機有較深的瞭解;
(2)運用面廣,能夠簡單而迅速地收集多方面的資料;
(3)由任職者親口講述工作內容,具體而準確;
(4)使工作分析人員瞭解到觀察法瞭解不到或不易發現的情況;
(5)可以當面向任職者解釋工作分析的目的和功用,溝通比較容易。
2、主要缺點
(1)需要專業的訪談技巧,對工作分析人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