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4/4 頁)
的要求很高;
(2)比較費時、費力,工作成本較高;
(3)資訊往往被任職者有意扭曲;
(4)不能定量分析。 。。
【問卷法】
運用精心設計的標準調查問卷,獲取關於某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特徵和人員要求等資訊。具體有管理職位描述問卷法(MPDQ)、職位分析問卷法(PAQ)、任務詳細目錄法(TIQ)、體能分析問卷法(PAAQ)、調查表法,等等。
1、主要優點
(1)費用低,速度快,可以在工作之餘填寫,對正常工作影響小;
(2)調查範圍廣,適用於多種目的、多樣用途的工作分析;
(3)調查樣本量大,適用於需要對很多工作者進行調查的情況;
(4)可以得到較準確的定量分析,且可以用計算機進行資料處理。
2、主要缺點
(1)設計理想的問卷需要花費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
(2)被調查者可能不大配合,從而影響調查的質量。
【資料分析法】
為了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應當儘量利用現有的資料,以便對每個工作的任務、責任、權利、工作負荷、任職資格等有一個大致的瞭解,為進一步調查奠定基礎。
另外,還可以透過作業統計,如對每個生產工人出勤、產量、質量、消耗的統計,對工人的工作內容、負荷有更深的瞭解,它是建立工作標準的重要依據。人事檔案則可提供任職者基本素質資料。
【工作實踐法】
工作分析人員親自去從事所研究的工作,以掌握工作要求的第一手資料。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瞭解工作的實際任務以及在體力、環境、社會等方面的要求,因而適用於短期內可以掌握的工作;缺點是對需要大量訓練和危險的工作,這種方法不適用。
【功能性職務分析法FJA】
美國勞工部提出了功能性職務分析(Functional Job Analysis,FJA)的方法。功能是指工作者的功能,即那些確定工作者與資訊、人和事之間關係的活動。
每項功能描述一種廣泛的行動,它概括出在與資訊、人和事發生關係時工作者做什麼。在資訊、人、事三個範疇中,每一類的工作者功能的安排是有結構的,即從不很複雜的功能上升到比較複雜的功能,然而這種等級關係有時是有限的、不精確的、本末倒置或根本不存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