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3/4 頁)
衝突雙方透過談判,對每一方付出什麼和得到什麼達成一致意見,要求公開地交流資訊、尋找共同的目標、保持靈活態度並避免使用威脅手段。
2、諮詢第三方
透過中立者——第三方的介入來解決衝突,前提是衝突雙方都要信任和接受這個第三方。下面是解決群體間衝突的例子。
(1)雙方的代表小組各在自己的房間裡列出兩張表,一張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群體,一張是如何看待對方的群體;
(2)雙方的代表小組交換看法,諮詢師幫助雙方澄清他們的觀點,使他們瞭解自己和對方;
(3)兩個小組重新回到各自的房間,深入分析目前的問題,確定每一方對沖突應負的責任;
(4)兩個小組再次會面,交換新看法,諮詢師推動他們找出共同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的策略。 txt小說上傳分享
【促進法】
促進法一般用於處理認識性衝突,以缺乏“足夠”的衝突為假設,透過提高衝突的等級和數量,使衝突明朗化,“欲擒故縱”為的是更好地解決衝突。
(1)辯證探究法
這是一種把認識性衝突匯入決策過程的衝突解決方法。讓衝突雙方各自拿出自己的行動方案,並作說明,供決策者選擇。決策者做出反映衝突觀點的統一決策,以解決衝突。
(2)樹立對立面法
這是另一種把認識性衝突匯入決策過程的衝突解決方法。與辯證探究法不同的是,這個方法是對雙方的行動方案進行系統化的批評,然後做出反映衝突觀點的統一決策。一般來說,這樣得到的決策更加合理。
【工作期望技術】
工作期望技術是指經由工作群體成員(特別是管理人員)的協助,澄清個人的工作範圍、權責、與他人工作的關係等,藉以減少彼此職能衝突與模糊情況,增進個人與群體工作效能的一種技術。實施步驟為:
(1)設立實施工作期望技術的目標;
(2)選擇適當的###地點;
(3)為每一成員界定其所期望的工作;
(4)由每一成員完成各自工作期望分析;
(5)完成工作團隊中每項工作;
(6)定期實施檢查並分析。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角色分析技術】
角色分析技術的主要目的在於澄清個人在促進群體效能方面,應扮演何種適當的角色,以及別人期望他扮演何種角色。當個人的角色行為與組織目標,或與群體的功能互相沖突時,必須讓角色的扮演者,認清該角色的本質,與別人對該角色的期望。這個技術還有助於解決個人與角色要求間的矛盾問題。實施步驟為:
(1)由焦點角色的工作開始分析;
(2)檢討焦點角色扮演者對別人的期望;
(3)分析組織中其它成員對焦點角色的期望及應表現的行為。
【第三者干預技術】
第三者干預技術是指當兩者發生衝突時(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由具有諮詢專業知識的第三者負責瞭解衝突,然後加以干預與控制,並使雙方面對沖突加以解決。實施步驟為:
(1)為衝突雙方的###擬訂議程;
(2)準備衝突雙方###有關的事項,以利雙方從事建設性的意見交換;
(3)協助雙方彼此以誠信與建設性的回饋向對方表示其反應;
(4)向雙方建議進行討論的特殊方法;
(5)重述雙方的觀點,即確定雙方均正確的聽到對方所說的觀點;
(6)當衝突雙方進行互動時擔任裁判;
(7)協助衝突雙方診斷衝突的原因;
(8)診斷或改變引起雙方不良對話的情況;
(9)達成雙方改變行為的協議,並從定期性的成果追蹤考核。 。 想看書來
【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又稱帕累託分析法、ABC分類管理法、80/20法則、重點管理法等。它是根據事物有關方面的特徵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有區別地實施管理的一種分析方法。
ABC分析法起源於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雷多&;#8226;帕累託(Vilfredo Pareto,1848…1923)對人口和社會問題的研究。1897年,帕累託依據一些國家的歷史統計資料,對資本主義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