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建設視為黨的事業的基礎和根本,認為支部是黨團結群眾的核心組織,是黨的力量增長的主要源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在黨內首先提出培養選拔接班人這一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明確指出,幹部隊伍要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強調選拔幹部要“德才並重,以德為主”,要“成千上萬地提拔中青年幹部”。他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認為所有政策都要圍繞人民利益來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人民信任。他提出黨風廉政關係到執政黨的生死存亡,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他的這些思想經歷了革命戰爭年代、社會主義建設年代和改革開放年代的反覆檢驗,被證明是完全符合我們黨的實際的,是我們黨關於黨的建設理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推進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仍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學習陳雲同志實事求是思想作風
——在第五屆“陳雲與當代中國”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顧問張全景
(2011年5月30日)今年是陳雲同志誕辰106週年,逝世16週年。從時間上來說,他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是,他的光輝思想隨著時間和實踐的檢驗離我們越來越近,越學越深,越學越親,常學常新。他永遠活在我們心裡。陳雲同志是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論家,他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黨的建設等很多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論述,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特別是他一貫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無論是在白區工作,還是在根據地工作中;無論是在政治工作,還是在經濟工作中;無論是在順境,還是在逆境中,他始終一以貫之地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典範,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談學習陳雲同志實事求是思想作風的體會。
一、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實事求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難在哪裡?就是不瞭解實際情況,不從實際出發,主觀與客觀相分離。特別是有些同志唯上是從,唯書為據,完全不顧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陳雲同志提出“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其實質就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這是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高度概括。
所謂“不唯上”,就是說要處理好執行上級指示與立足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的關係,不要機械地照搬照抄。“不唯上,並不是上面的話不要聽。”陳雲同志向來強調,黨內要實行嚴格的民主集中制,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個人利益服從全黨利益,但服從上級絕不是當“傳聲筒”,而是要吃透上級指示的精神實質,做好結合的文章。上級領導的講話,上級的檔案、指示,是針對全國、全省、全區、全縣的情況講的,不一定適合所有地方、所有部門。對不符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的,就要如實地向上反映。要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貫徹落實,毛澤東說過:“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有時某個領導人的講話或者某一檔案本身就有錯誤,在這種情況下也要敢於和善於提出意見,不能盲目照辦。一切要從當時當地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把對上負責和對群眾負責統一起來,不能只看上司的喜怒好惡。
第12節,
所謂“不唯書”,就是要發揚理論聯絡實際的學風,不搞本本主義、教條主義。書本知識是前人對客觀實踐的總結,是值得學習的,但絕不能迷信書本。“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任何書本知識,儘管有一些基本思想是正確的,但總是和當地當時的實踐聯絡在一起的,有些具體結論難免受當時實際水平的限制,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需要結合當前的情況加以應用。學習書本知識同樣要以領會精神實質為主,不能把書本當做教條。任何生吞活剝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不唯書”也不是說檔案和書不要讀,它與不讀書、輕視理論的經驗主義毫無共同之處。陳雲同志十分重視學習,認為“學習是共產黨員的責任”。他一直強調,黨員幹部如果不掌握理論,只是憑經驗辦事,是絕不能搞好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每個共產黨員要隨時隨地在工作中學習理論和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增進革命知識,培養政治遠見”,“共產黨員的口號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他自己就是勤於學習、刻苦鑽研的模範。他特別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他總結自己的學習體會,認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