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根據風險對目標的實質影響,可以分成涇渭分明的兩類,稱之為“好風險”與“壞風險”。所謂“壞風險”,是指只能帶來危害和損失的純粹風險,如自然災害、觸犯法律、信用喪失等。“好風險”指既可能帶來損失又可能帶來收益或有利於目標的機會風險,例如炒股、新產品研究開發、專案投資等。
還可以根據風險隨時間的變化程度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根據風險損失的後果分為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責任風險和信用風險;根據風險引發的根源分為主觀風險和客觀風險;根據風險的發生要素分為:環境風險、市場風險、客戶風險、質量風險、法律風險、政策風險、人員風險、財務風險等。
可見,風險分類並無絕對的標準。既然分類的目的是為了認知、評估和控制風險,那麼,只要有利於風險認知和管理需要的分類即可確定。
透過個人生活和企業實踐的觀察,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場景人們經常以不同的方式賦予風險不同的內涵。說明人們可以根據需要接受不同的風險。戰勝風險就是要增加確定性,減少不確定性,變不確定性為確定性,這取決於風險的可控程度。既然風險是一種不確定性,基於人們對風險不確定性的把握和控制程度進行劃分,更符合人們“贏”的心理和操作需要,也更加有利於風險控制。因此,風險可以按照風險來源和影響的可控制程度二個維度,分為四類。即自生性風險、他生性風險、天生性風險和地生性風險。詳見如下“風險分類圖”(圖2…1):
圖2…1 風險分類圖
一、自生性風險
自生性風險是指由企業內部人為操作,自我製造,自發形成的風險。引發之後,企業對風險的發展趨勢及損失後果可以透過應對行動控制和左右的風險。譬如:戰略決策失誤、財務現金流不暢、產品質量下降、生產中斷、人員流失嚴重等。
二、他生性風險
他生性風險是指由他人引發的,企業無法控制其發生,但對風險引發後的發展趨勢及損失後果具有一定可為性和控制空間的風險。如:供應商停產導致生產中斷、客戶投訴、股東糾紛、國家強制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影響、新技術替代威脅等。
三、天生性風險
天生性風險是指那些非企業人為,也非他人控制,由環境因素產生,並且企業對風險發生以及局勢的發展和損失都無法預測、無法控制的系統性風險。
如:911恐怖事件、SARS、禽流感、颶風、印度洋海嘯、社會###、人民幣匯率調整、股價波動等。
四、地生性風險
地生性風險是指由企業觸及產生,並且風險一經觸發,企業對事態局勢的發展和損失失去控制能力,無法應對的風險。譬如:由於企業的行業特殊性必須接受行政行業的監管、上市公司違規、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招致執法處罰、法律糾紛和訴訟等。
第四節 風險的“超級能力”(1)
風險產生於何處?風險來自於“超級能力”。
一、超越意識的能力
對於自生性和地生性風險而言,風險越來越受到人的意識影響。什麼樣的風險哲學遭遇什麼樣的風險。那些具有正確風險哲學思維的人,與“好風險”常常一見如故。具有良好風險哲學思維的人透過控制衝動和錯誤,形成適度的風險偏好,積累產生超群的風險承受能力,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邊際範圍之內。
無論社會、組織、個人欠缺風險哲學思維,都會助長風險超越意識的能力而引發風險。
在風險超越意識能力面前,有人稱風險為“真實的虛擬”。因為,讓人無法迴避的是,風險文化觀念、風險哲學的定義也是風險本身。
二、超越邊際的能力
風險在一定限度之內被接受,這種限度可以用“安全閥”、“容忍度”來定義,表現為數量的限制、因素範圍的界定和地域的圈定。一旦超越邊際,“壞”風險的危害性原形畢露。
風險的威脅力量不在於單一風險本身,還在於風險的傳染,關聯風險成串堆積,形成“風險鏈”,引發連鎖反應和危機。如同多米諾骨牌,你可能要花費幾周甚至上月的時間推起的“長龍”,由於風險的存在,毀滅它卻只要幾分鐘甚至幾秒鐘時間。風險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相伴而生,相互尾隨,互為因果,並伺機轉換。某一上市公司被監管部門審查的訊息一經傳出,股價便會立刻下跌;而一個簡單的交易合同風險會變成市場風險,再進一步成為法律風險,引發財務風險。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