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幾十位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不同的成年人,發給他們同樣的材料——銅塊;同樣的工具——鋼銼;同樣的輔助工具——臺鉗、卡尺,向他們提出同樣的要求,那就是把那塊銅銼成長、寬、高均為2cm的正方體。實驗性的手工製作開始了,每個人都用臺鉗夾住銅塊,用鋼銼加工製作,經過了一個小時,全體停工,由專業技術人員按照八級鉗工的技術要求標準去檢查每個成品。檢查結果大部分不合格,只有七八個接近八級鉗工的水平。然後,檢驗員就對這幾位合格者進行全面調查,找他們的共同點,但無論從年齡、職業、性別、興趣、愛好、性格等方面,都找不出什麼共同點來,再與製作不合格的人作分析比較,也找不出他們幾位與別人有什麼顯著不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終於發現了,這幾位製作好的人在他們上中學時都曾參加過學校或少年宮的與手工製作有關的小組活動,有的參加過航模小組,有的參加過泥塑小組,有的參加過刺繡小組……調查的結論是,從小受過動手訓練的人,能按照一定的要求正確使用工具,加強自我的控制能力。
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社群都有了很好的發展。孩子們在社群中參加很多活動,例如在瑞士,一些社群裡都設有“孩子之家”。這裡有專門的老師管理,可以為小至兩三歲、大至12歲的孩子們提供遊戲、娛樂的內容和場所。它最大的優點在於每個班的孩子可以在一起相處好幾年,使獨生子女能夠在這像“家”一樣的地方建立一種兄弟姐妹的關係和長久的友誼。其實,在學習方面也能體現出它很大的優勢。老師無需講很多內容,年齡小的自然而然地向哥哥姐姐學習,根本不需要強制、命令;年齡大的責無旁貸地照顧、幫助弟弟妹妹,並把它當做一個重要內容和任務,這對他們彼此的心理發展也很有好處。
我國的社群有自己的國情和特點,它往往是以行政區域劃分的。在我國城市,社群一般指以街道為基本單位的管轄區域。在其中,社群居民彼此交往,共同生活。近年來,形成了“社群熱”,社群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越來越多的“營養”。父母應該帶領孩子積極參與社群活動,這樣才可能幫助他們適應“社會人”的身份,為未來的生存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996年9月13日,《中國青年報》介紹了上海洋涇中學的社群工作課。洋涇中學把社群工作課列入了課表,目的是希望孩子參與社群服務,懂得關愛別人,學會承擔責任。
雖然社群工作課列入了課表,但並不強制要求,仍然屬於志願服務,沒想到參與的學生是百分之百。有一個學生叫張磊,是個大大咧咧的小夥子,他說自己原來最頭痛的事就是聽奶奶的嘮叨,但自從參加社群服務後,他漸漸感到,老人的嘮叨其實是對自己的愛。而且,他覺得參加社群服務擴大了原來侷限在同學、老師、父母之間的社會交往範圍,也獲得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比如說,”張磊說起剛去社群服務時受到的冷遇和拒絕,“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從一開始就歡迎我們的,那麼你怎麼對待老人的冷淡?我把這種情況作為對自己的考驗和鍛鍊。”張磊覺得,原先自己接觸的大多是性情脾氣較為相投的同齡人,而將來走向社會,肯定要跟更多不同的人打交道,遇到的困難更多。所以,他就想辦法去發現老人感興趣的事情,讓老人瞭解他的誠意。
用一位同學的話說:“我們以前也有學雷鋒做好事的活動,但那些多是今天來明天走的事,一天過後就再沒這種意識了。生活中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學生以學為主,社會責任感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接觸到社群服務後就不同了,那些老人就像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覺得,作為一個社會的人,總要為別人付出些什麼,這不僅僅是大人的責任,也是我們學生的責任。”
教育的目的,不僅在於“教書”,更在於“育人”。中學生參加社群服務,在國內好像是件新鮮事,其實,在國外,不少國家和地區都有明確規定:
美國得克薩斯州立法規定,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有110個學時參加社群服務活動才能取得畢業證書;
德國要求學生參加鄰里委員會的服務工作,否則沒有就業資格;
香港的中學生在校期間也要按規定參加72小時的社群服務。
孩子們的青春活力和想像力正是社群所需要的,我們要做的是鼓勵、引導和保護。我的教育建議是:
教孩子利用社群資源。一般來說,在社群當中,有許多可以利用的資源,可以成為教育孩子的場所。如社群開辦的一些小型的閱覽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