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西,但是不得章法,淺嘗輒止,並沒有真正學進去,書雖然讀了,卻沒有變成自己的知識。有的領導幹部只重視學習自己業務範圍內的專業知識,不注意學習其他相關領域的知識,自己的知識結構有很大的侷限性,不能與其他相關領域的知識融會貫通,難以運用相關知識來提升自己工作層次與水平。有的領導幹部缺乏毅力,坐不下來,讀不進去,缺少勤奮的學習精神,一看書就犯困。有時間搓麻打牌,沒時間學習看書,因為搓麻打牌遠比讀書學習輕鬆愉快的多。
修養的缺位。所謂修養是指一個人在理論、知識、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素質所達到的一定水平,也指一個人為在這些方面達到一定水平所經歷的學習與磨練過程。正確的思想意識,優秀的道德品質,平和的心理狀態,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具有親和力的良好性格,優雅得體的言行舉止……所有這些能夠使人產生魅力的人格元素都不是與生俱來的。每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優秀品質,都是長期學習和自我修煉的結果。中國古代的思想家非常重視“內省”,《論語》中把“吾日三省吾身”當作反省和克服各種不正確思想的辦法。孟子強呼叫“內求”的方式培養“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一個修養良好的領導幹部,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信念堅定,境界高遠,自覺地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從事工作,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民主正派,廉潔奉公,志趣高尚。而那些缺乏修養和歷練的領導幹部,則在這些方面相形見絀。為什麼一些幹部習慣做官當老爺,遇到發生群眾利益矛盾時怕見群眾,與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群眾打交道時又感到難以對話?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真正領悟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也缺乏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為什麼一些幹部獨斷專行或者軟弱渙散?這說明他們缺乏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鍛鍊,不能真正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為什麼不少政府官員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大手大腳?這說明他們淡忘了我們黨艱苦奮鬥的傳統,也缺乏現代節儉意識。為什麼一些幹部的生活作風問題突出,沉湎於聲色犬馬、燈紅酒綠,個別的甚至驕奢淫逸、腐化墮落,身帶“匪氣”?是因為他們人生觀扭曲,恥辱感喪失,生活情趣低下。凡此種種,都在提醒我們,領導幹部必須下大力氣提高修養。孔子強調 “修己以敏”、“修己以安百姓”,認為“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最值得憂慮的事情。我們黨的領導人繼承了“修養”的有益思想,並賦予新的含義。劉少奇同志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曾成為全黨的必讀課本。進入歷史新時期以來,鄧小平、###、###同志在論述黨的建設和文化建設時也都強調修養的重要。
一些領導幹部修養的缺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修養意識缺位。修養意識是對修養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是基於自知之明對自我修養的自覺要求,是對修養內容、修養途徑、修養方法、修養標準的正確理解,是主動進行自我修養的動力來源。領導幹部站在領導崗位上,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教育別人、管理隊伍,而接受教育、被人管理的機會較少,這就很容易使自己形成一種錯覺,把自己擺在管理教育的範圍之外。有的領導幹部盲目驕傲自滿,自我感覺良好,以管理者、教育者自居,而對於如何管好自己、自己如何接受教育卻很少考慮。無論各種思想教育,還是學習培訓,或是自查自糾,都把自己擺在教育者位置上,而不是自覺地把自己同樣擺到受教育者的位置上,和群眾一起接受教育,共同提高進步。結果是,要求群眾解決的一些思想認識問題,自己並沒有解決;要求群眾達到的思想境界,自己反而沒有達到;要求群眾做到的事,自己卻不能做到。作為一個領導幹部,表面上冠冕堂皇地教育指導別人,自己的內心卻充滿矛盾困惑;口頭上說得頭頭是道,行動上做得卻讓人不敢恭維。長此以往,政治信仰、思想意識、道德觀念等種種問題得不到解決,逐漸積累,一遇適合時機就會表現出來。有的因不再適合做領導幹部,被組織和群眾淘汰出局;有的違反黨紀、政紀,受到組織處分;有的違法犯罪,受到法律追究。凡是走到這一步的領導幹部,在他們總結自己的教訓時,無不談到放鬆政治學習,忽視思想修養。與其事後懺悔,何不未雨綢繆?
二是修養內容缺位。人格修養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文化修養、思想修養、理論修養、道德修養、文明修養、科學修養、藝術修養、性格修養、心理修養等等,不盡其數。修養的內容越全面,越是能夠在各個方面提升自己的個人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