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說嗎?《家春秋》不就是一部張揚個性,反抗封建束縛的現實主義作品嗎?要表現社會的荒誕性,無意義,難道不可以去創作浪漫主義作品嗎?
筆者在本書中創造了大量定義。它們能否被人接受另當別論。但是,筆者在創造定義時遵循的原則倒是希望大家能夠理解,那就是嚴格的操作性原則。一個定義必須是可以操作的。文學現象很難下定量操作的定義,至少下的定義能夠定性地操作。它們不應該包括價值判斷、功能分析在裡面。換言之,你拿一部小說來,單純地看這部小說,其中擁有某些因素,或者不擁有某些因素,從中判斷出它屬於哪種門類,這是最客觀,最能檢驗的定義。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二章:創作方法研究(1…2)
除了專門的創作方法研究外,文學理論中還有一個部分與此相關,就是敘述邏輯的研究。研究者從大量文字中提取一些套路、模式,將它們作為敘事結構。由於本卷第三章重點談這個問題,在此不作詳述。與本章內容有關的是,無論敘事學者怎麼劃分敘事結構的型別,必然會帶來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存在這些套路和模式?是因為小說作者很有天賦,創作了這些套路?還是相反,作者缺乏天賦,只能在這些套路中因循守舊?其實,之所以存在著這些可以遊離於具體作品之外的敘事功能、敘述結構,正是因為人類社會本身便存在著類似的規律。“人際的抗拒與調和”、“奮鬥追求,鬥爭與任務的執行”“邂逅分手、遷徒流離、相會相失”((《文學理論要略》童慶炳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204頁))等等,本來便存在於社會生活中,作家們只不過是把這些規律抽取出來,再用自己的虛構進行再現。
雖然敘事學研究和創作方法研究在文學理論上並不是一個領域。但筆者認為,它們共同說明了一件事情:所有小說都是“再現”,不過不是再現現實中具體的人與事,而是再現社會生活固有的邏輯。同時,所有小說也確實是在“表現”。因為沒有人完全地、透徹地理解社會生活的邏輯、規律。社會科學家都不能,遑論小說家。所有作家都只是根據自己對這些客觀社會規律的理解去創作。一個作家理解得深刻,作品便顯得真實;理解得膚淺,作品便顯得虛假。但並不存在完全真實或者完全虛假的作品。只有程度上的不同。
小說是真的還是假的?這麼一個基本問題,其實根本沒有得到解決。許多小說或影視作品(甚至科幻、奇幻作品)都在開頭註明:本作品純屬虛構!九十年代,曾有一個女作家,以當年自己知青生活的經歷為素材創作了一部小說。後來,她插隊時住過的村領導,認為她透過這部小說誹謗自己,起訴到法院。判決結果,該女作家確實犯了誹謗罪,並因此入獄。由於記憶不清,筆者只記得事件的脈絡,更沒有看過那部小說。但是,如果從法院判決結果出發,假定該作者確實是用小說來誹謗某個具體的人,那麼她便是利用了錯誤的社會共識,即人們分不清小說或者電影中只存在虛構的世界。假如全社會已經達成了這樣的共識:新聞報導才以真實為本,要對真實性負責,而所有的小說均屬虛構,那麼,任何人用小說來誹謗他人,讀者也只是一笑了之。不會給受害者造成影響。
不僅全社會,即使文學界內部,對這個問題也沒有形成共識。2003年中國小說學會年會在海口召開。會上評出首屆中國小說學會獎,陝西作家紅柯、江蘇作家畢飛宇、天津作家楊顯惠分別獲得長篇、中篇、短篇小說獎。當時,三位作家分別作了大會發言。畢飛宇的發言只有一個內容:我的小說《青衣》是虛構的,裡面的人和事並不存在。他沒有說明,為什麼只強調這個問題。但如果沒有人將這篇小說對號入座,相信作家本人不會刻意去解釋。
天津作家楊顯惠以《上海女人》而獲獎。但他更願意談自己的代表作《夾邊溝記事》。那是一部以六十年代“右派”生活為素材的小說。楊顯惠認為,他的創作動機就是記錄歷史,與遺忘作鬥爭。而文學評論家金漢在對此發言作點評時,認為雖然《夾邊溝記事》寫得很震憾。但小說畢竟是小說,不是歷史記錄。
既然再現和表現並非創作方法的本質區別,那麼,文學實踐中創作方法的明顯不同,根本原因又在什麼地方呢?在《文學理論基本問題》(陶東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中,單列了“文學與世界”一章。而其內容,似乎也正是傳統文學理論中對創作方法的研究。編著者不提創作方法,而提“文學與世界”的關係,這是更深入一步(雖然並不是更準確)的表述。文學作品中的那個虛構的世界,和客觀世界之間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