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者自己決定,不管她們最後作什麼決定,我希望她們知道所使用的產品能給面板帶來什麼好處,而不會把金錢浪費在沒有效果的產品上。
1透視誤導的化妝品宣傳?
化妝品公司最得天獨厚的一點是食品藥物管理局並不硬性規定化妝品公司必須證明他們的產品的確有宣稱的效果,化妝品或其所含的成分在上市前也不需要食品管理局的核可(出處:FDA Office of Cosmetics and Colors Fact Sheets; February 3; 1995)。
這意味著化妝品公司可以不需事實證明而宣傳他們的產品,而成藥的規定就比化妝品嚴格許多,如果藥廠宣稱他們的抗組織胺可以避免流鼻水,這個藥物必須含有特定量的特定藥物來贏得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核准許可,阿司匹林、止痛藥、制酸劑、鼻塞藥劑、抗發炎藥物以及所有治療性藥物也都必須符合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規定,而化妝品就不需如此,因此化妝品公司可以說它們的產品具有全方位的效果,從面板緊實、縮小毛孔到面板修護等等,而不需要任何的證明。
食品藥物管理局對於化妝品宣傳廣告的唯一限制是禁止使用可以永久性改變膚質的字眼和宣告,當然化妝品公司有很多辦法讓廣告聽起來像是可以永久的改善面板,但又不真正違反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規定。
可能有人會問聯邦法律不是要求廣告的真實性嗎?目前這些事務是由聯邦交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mission)和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munication mission)來裁決,而搞定這兩個委員會並不難。
舉例來說,我只要在產品上使用“似乎”、“好像”、“顯得”、“你會感受到”這些模擬兩可的字眼,這些字眼並不承諾化妝品的效果,所以就不算欺騙消費者。大腿的脂肪“似乎”消失了、你會“看起來”更年輕、“你會感受到”面板變白了等等,除了你自己被這些廣告說服,真的以為會有些改變,事實上這些改變並沒有發生,這就是化妝品公司可以逃避法律規範的原因。
另一個化妝品公司為宣傳廣告圓謊的辦法是:“製造”一些可以證實療效的研究。這也不難辦到,因為化妝品公司的背後養著一堆實驗室可以做這件事情,只要使用不科學的實驗流程,隨便一個實驗室就可以做出神奇療效的結果,換句話說,只要在實驗物件的分組做點手腳,不用安慰劑或不用對手產品做對照組,就可以做出一個神奇的報告。
舉例來說,在半邊臉上擦上保溼而另外半邊臉什麼都不擦,最後發現擦保溼的半邊臉皺紋減少了,事實上任何的保溼都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使用保溼的半邊臉看起來好得多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除了缺少法律的規範和操控實驗結果,面板更年輕與大腿脂肪消失的廣告讓女人有很多的心理動機去注意面板是否有任何的改變。
txt小說上傳分享
2低過敏性?不造成粉刺?
低過敏性?不造成粉刺?經面板科醫生測試?
很多化妝品公司將廣告用科學術語包裝,例如“經面板科醫生測試”、“不造成粉刺”、“低過敏性”、“敏感性肌膚專用”、“經實驗室證實”等,然而這些術語只是煙幕彈,它們的本質是欺騙和誤導,並不具有任何的意義,因為這些術語沒有明確的標準和定義,食品藥物管理局對於這些術語的使用無法予以法律的規範(出處:FDA Office of Cosmetics and Colors Fact Sheets; December 19; 1994; revised October 18; 2000)。
“經面板科醫生測試”並沒有告訴你是哪一個面板科醫生做了這個測試或做了什麼測試;“不造成粉刺”聽起來好像這個產品不會堵塞毛孔,但根本找不到這樣的實驗報告,假設真有這樣的研究,它的研究物件是否都是那些一輩子都不長青春痘的人呢?如果這樣的話,實驗結果將與研究物件是青春痘患者的研究大相徑庭。
“低過敏性”與“敏感性肌膚專用”暗示消費者產品不會造成過敏,其實這兩個術語不具意義,它們一樣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準,任何化妝品公司都可以任意使用這些術語。
我看過很多產品標榜著“適合敏感性肌膚”,其實含有香料、不當的植物成份、樟腦油、酒精和各式各樣會造成面板問題的成分。
“經實驗室測試”和“我們的研究顯示”聽起來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