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不錯,如果是化妝品公司自己的實驗室所作的研究,這些資訊就不具獨立性而且可能有各方面的偏差,甚至這些研究的結論是他們的化妝品化學家很喜歡這個產品。
現在世界上雖然有很多的化妝品測試,但相較於目前所有的化妝品種類來說,測試實驗還是嚴重的不足,有些言過其實的成分甚至沒有研究可以證實它們的效果。
我搜尋了各種研究摘要,新開發用來治療老化或青春痘的成分包括牛萃取物、脾臟萃取物、胎盤萃取物、蕃薯萃取物、各種植物萃取物、礦物、鴯苗油、奶蛋白、蜂王漿等等,除了製造含有這些產品的公司所做的研究外,完全沒有其它研究來證實它們的確有益於面板。
儘管這些千奇百怪的成分不見得有什麼效果,產品只要含有這些成分非常少的量,就貴得離譜,因為它們抓住消費者的心理,預期這些產品可以成為青春之泉,當然它們不是。
事實上,強調來自於植物或動物萃取物的產品反而會使消費者遠離對面板有益的成分,例如防曬、神經醯胺(ceramides)、甘油、矽膠(silicone)、葡萄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水楊酸、外用殺菌劑、果酸(AHAs)、各種抗氧化物和抗發炎藥物等等,而成藥和處方藥的效果則有明確的證實,例如維他命A酸(Retin…A,Renova,Differin),外用抗生素和口服維他命A酸(Accutane)。
對於化妝品工業的唯一規範是必須標示成分:
美國於一九七八年起、澳洲於一九九三年起、歐盟於一九九七年起強制規定化妝品、保養品和護髮產品必須標示成分(加拿大至今仍沒有這項規定,也沒有計劃制定這項規定)(出處:Health Canada Cosmetics Fact Sheets; July 2001)。
化妝品的成分必須根據含量高低逐一標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