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就走入了鄭振鐸、*吾、柯靈等名流的圈子,躋身於一線人物之列。同時,她不經意間晤見了一位與她幾乎同齡、卻仍藉藉無名的小青年。盛名之下的她,自不會對此多所在意。但她想不到的是,在幾十年後,當自己早已盛名不再的時候,這位年輕人卻聲名大振,而她,亦將因彼而再度紅遍上海,馳名國際。此人,就是《中國現代小說史》的作者——夏志清。
一九四三年的張愛玲,在這年紀輕輕的時候,就懷抱著“出名要趁早”的念想奮力地寫著,為著第一本小說集《傳奇》而努力,為著第一本散文集《流言》而打拼。一九四三年的張愛玲,有著自由,有著盛名,更有著漂亮。她正處在一生中最好的年歲上。
張愛玲:傾城之戀(2)
她的履歷並不複雜,她的心思卻很不簡單。她應該感謝一九四三年。是這一年的上海成就了她。一九四三年是中國文壇的豐年,一個鄉巴佬的《長河》和三個年輕人的《傾城之戀》、《財主底兒女們》和《圍城》都在此前後問世。在此前後問世的還有《寒夜》和《四世同堂》。那是個窘迫的年代,也是個豐產的年代。其中,《傾城之戀》和《財主底兒女們》的作者,作為當時最傑出的文壇新星冉冉升起,令人炫目。可惜的是,這些新星,以及那些“老星”,也就是那些年最好的小說能手們,都寫不了多久了。而她,離開這十里洋場的城市後,創作亦將日漸枯竭。
在這大時代裡,滿世界的人都在忙著追求奇拔人生中飛揚的一面,唯此小女子苟安於庸常人生中安穩的一面。“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蝨子。”她說。其言一若其人,淡漠、灰頹,於淡漠中見灰頹,於灰頹中含蒼涼。生命在她,更多的是蒼涼一揮的須臾,“如果說我最愛用的字是‘蒼涼’,那是因為思想背景裡有惘惘然的威脅。”她又說。
紅遍滬上的張氏自然有著極高的眼界,在她看來,把她和冰心、丁玲相比並不是她的榮幸,唯有和蘇青並論才合她意。蘇姓女子的名言“飲食男,女人之慾大焉”,很得張氏欣賞。她們是閨中密友,可以彼此掏心的那種。
然而,閨中密友畢竟不是女子生活的全部,她終要面對自己現實生活中的那一束“玫瑰”。——至於是“紅玫瑰”還是“白玫瑰”,也由不得她了。
那個冬日的午後,一個有著江南小生模樣的白面書生踏著溫軟的陽光來到了公共租界靜安寺路口的公寓前。得得得,很溫綿的聲音。他敲開了張氏的家門。初時,張氏是不以為意的。沒想到,這位男子在敲開她家門的同時,也敲開了她的心門。
這個男子,姓胡,名蘭成。
此人和著名硬漢馬寅初同出自浙江嵊縣,卻有著柔若無骨的性情。彼時,他正在汪精衛手下討生活,以筆政為主業,以獵豔為副業。
令此風月老手吃驚的是,房子的主人居然有著很高的個子和很寬的肩膀。走在這位個頭與自己相仿的女子面前,此君不禁自言自語了一句:“你個子這麼高,怎麼可以呢!”然而世事又有什麼不可以的?
在完成了《傾城之戀》後,這位女子立即開始了自己的“傾城之戀”……
總之,是在不久之後,二人即已出雙入對。戀愛中的女子,早已把一貫的冷漠拋之雲外,唯把所有溫愛都一股腦兒塞給對方。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深深地烙在胡氏心坎,令這久擅風月的老獵人也不禁春心再漾。有一次,胡氏使盡所有的奇辭豔句來誇讚這女子,對方只輕輕回了一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胡氏啞然。再有一次,女子送給他一張照片。照片中,是一位冷豔豔的、然而卻喜盈盈的女子,翻過來,照片背後是一行拙氣的字: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喜歡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至此,二人關係似大局已定。這個素來冷漠寡淡的、素來只仰頭看天而不低頭看地的女子,今番終是動了真情。她很快成了一個已婚多次的男子的“玫瑰”。午後天氣晴美;二人同去散步。女子穿一襲桃紅單旗袍,男子說好看,女子便說:“桃紅的顏色聞得見香氣。”燈下,胡氏撫著女子滑膩清涼的臉,說:“你的臉盤飽滿,像是十五的滿月,又像是平原面貌,山河浩蕩。”女子答道:“像平原是大而平坦,這樣的臉好不怕人。”她說《水滸》之中寫女子之美,乃是“天然妙目,正大仙客”。他一聽,呆住了。不多久,胡蘭成一俟離婚,就和張氏結了婚。在婚約上,胡氏寫道:“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最好的txt下載網
張愛玲:傾城之戀(3)
女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