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時候,積蓄了大量的能量,高密度的能量,到了一定的時候,擴張了,非常有生命力的擴張,生出萬物,生生不息,現在宇宙還在擴張嘛。在中國文化裡面,其實關於拯救者的講述也很多,包括道教《太平經》裡面,真人扮演了一種自身的拯救者,靈魂的安慰者,引入者。所以我們儒教的聖人啊,都是自我拯救者,用自我拯救來配合上帝的拯救。
李一宇:我覺得,東方式的拯救更多的是靠自身的力量;西方式的依靠上帝,依靠耶穌,你只要信仰祂,祂來拯救你。我覺得這是兩種不同的方式,但是我覺得是不是可以把它結合起來。
王少農:拯救就是拯救,不分東方西方,我們要的是人的拯救。我們正在努力,崇仰道的力量,用以提升人類的精神品質,道德生活,這樣可以幫助我們自己與全人類向一個更高的境界邁進。而詩歌其實就是這樣一個東西(李一宇:對,詩有淨化靈魂的作用),唐詩宋詞就是讓我們覺得我們本身是美好的,並不是依賴於外部的力量。同時呢,我們靠詩歌堅定信仰,信仰引導詩歌,所以真正通曉信仰意義的,應該是詩人。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十七 李一宇:要用歌聲來滋養我們民族乾燥的靈魂(4)
李一宇:這沒錯。偉大的詩人通常是先知,大祭司。咱們中國古代的老子,他本身就是一個大哲學家,同時也是一個大詩人。莊子也是。他本身就是通曉天地,然後就是說對整個人類未來的走向,他們也做了一個準確的預言。
王少農:李老師你這麼多年不停地創作,你對音樂的執著,讓很多人領略到世界的美好,你怎樣理解歌與詩作為讚美方面的特殊功效?為什麼你一歌唱,你的心就感覺特別開放?是不是等於說我們這個世界是需要聲音來拯救?或者,來自心靈的歌聲是建立信仰的一個最好的途徑?
李一宇:我贊同這個觀點,人類確實需要美好的歌聲,反正我自己這麼多年一直在寫詩,吟唱古人的偉大詩篇。透過吟唱,我覺得詩對於人類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人類沒有了詩,那就無異於行屍走肉。一個民族如果缺少了詩,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想想吧,如果我們中華民族沒有了《詩經》、《楚辭》,沒有了唐詩宋詞這樣文化的滋養,我們的民族是多麼的蒼白,多麼的乾燥,一個民族他就是沒有水份了。詩歌就是養料,就是水份。詩與歌他是不可分的,古人寫詩他必定是要吟的、是要唱的,跟現代的還不太一樣。真正的詩歌必定是可以吟唱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必須邊走邊唱,然後把你的靈魂對於這個世界的感動抒發出來,把對於世界、對於造物主由衷的讚美,你可以抒發出來。然後你可以對未來,也有一種提示的作用,就像《聖經》的《啟示錄》。中國的詩歌也是這樣的,包括莊子、老子所說的,少私寡慾啊,人不應該為了方便忘了根本的東西。莊子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農夫,他明明可以用機器去灌水,但是他沒有用,寧願一桶一桶提水去灌溉,他覺得這樣是一種勞作。那樣或許是很方便,但是讓你的機巧之心,讓你的小聰明,無限擴張,無限擴張之後,你可能導致一種很壞的局面,對你自身的傷害特別特別的大。現在就顯示出來了嘛,現代科技特別發達,但是對人類的傷害,對於自然的傷害,也是同樣的巨大。
王少農:可不可以這麼說呢,我們用詩歌讚美信仰,因為信仰是一,不是二,或者說,唯有在詩歌裡面我們才能達成和諧。不是那種強行的統一,而是一種美好的統一。無論如何,信仰是美好的事情,目前我們所能找到最美好的事物就是這個,所以要用詩歌來建立信仰。前段時間我聽了你吟唱的李白的《白雲歌》,非常優美,《白雲歌》的最後一句,“白雲堪臥君早歸”,我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先人在呼喚我們早日歸來。
李一宇:沒錯,呼喚一種精神的迴歸,靈魂的迴歸。回到根本上,回到道上,我們就進入了詩歌的美好境界。
王少農:信仰之所以是美好的,就在於它有詩的本質。真正的詩不會傷害人,真正的信仰只會給人力量。
(鄧玉清整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信仰啟示錄(1)
有關信仰的事情要讓有信仰的人來做。我們對信仰的訪問預示了信仰的到來。在我們對信仰進行訪問的同時,信仰也在訪問我們。我們欣慰地看到,儘管人們對信仰有不同的表述、不同的要求,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我們傾聽不同聲音,最後聽到同一呼喊。說“中國人沒信仰”,這不是事實。現在我們要做的工作只有一項,就是找到共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