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父母應該多讀一些有關性知識的書籍,或者向專家求教如何正確解答孩子提出的有關性的困惑。
在幼兒期和小學一二年級時就可以讓孩子知道性生理,如性器官、生殖原理,這時的兒童自身的性覺還沒有形成,父母也不會面對性生育發育成熟的孩子遭遇“性”的尷尬。隨著年齡增加再逐步開展性心理和性倫理教育,可以造就孩子健康的心靈和人格。
⑶鼓勵孩子要“走出去”。鼓勵孩子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與大家交朋友。不能僅與一個異*往,要接觸更多的異性,要與所有人交往。在這樣的交往中,看到的是眾多的優點的集合,如開朗的性格、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這樣,孩子不用幻想和誰獨自相處,每天都與“他”(或“她”)在一起,每一個“他”(或“她”)都能給予自己很多幫助。這樣會消除異性之間的神秘感。
⑷讓孩子從正確渠道學習性的知識。比如從網站學習,從家長那裡,從老師那裡,從朋友那裡。多學些心理學知識,克服羞怯的弱點,以務實的態度積極面對人生。不妨從進書店,上網路,看書報開始瞭解正確的性知識,滿足對性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故事
在一次防艾宣傳活動上,著名演員濮存昕談到,自己25歲的女兒正在美國讀書,現在也交了男朋友。在女兒離家時,他將一盒安全套放進了女兒的行李箱,他認為作為一位父親,有責任讓女兒瞭解這些性知識。
18。 暈輪效應:評價孩子要避免以偏概全
有這樣一則笑話:
有一天,一個老師上課,發現兩個學生在睡覺,他們都把書鋪在自己的面前,結果老師把其中的一個差生叫起來批評說:“你看看人家(指著另一個睡覺的學生,平時成績很優秀),人家睡覺還看書呢,你倒好,一看書就睡覺。”
這個笑話雖然有些誇張,但現實生活中,這種以偏概全的現象卻經常發生。
認識“暈輪效應”
1920年,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借用月暈這一自然現象,提出“暈輪效應”的概念。桑代克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區域性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這就好像颳風天氣前夜月亮周圍出現的圓環(月暈),其實呢,圓環不過是月亮光的擴大化而已。
“暈輪效應”也稱為“光環效應”,指人們對事物的某種品性或特質有強烈的自我知覺,印象比較深刻、突出,這種強烈的感覺就像月暈形成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他品質或特點。
“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評價傾向,是在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作用的。我們完全可以把“暈輪效應”通俗化為“情人眼裡出西施”,也就是說,由於它的作用,一個人的優點或缺點變成光圈被誇大,其他優點或缺點也就退隱到光圈背後視而不見了。甚至只要認為某個人不錯,就賦予其一切好的品質,便認為他所使用過的東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錯。
第四章 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5)
美國心理學家凱利曾做過一個心理實驗:讓一位演講者在某大學兩個班級分別做內容相同的演講。演講前,凱利對甲班學生說演講者熱情可親,對乙班學生說演講者不易接近。演講結束後,甲班學生與演講者親密攀談,而乙班學生則對演講者冷淡迴避。同一個人做同樣的演講,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效果?原因就在於學生們受凱利的引導後戴上了有色眼鏡,使得演講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光環。
在現實生活中,暈輪效應隨處可見。熱戀中的兩個人,由於暈輪效應的影響,雙方就會被理想化:男方變成了白馬王子,女方變成了仙女下凡。此時,在戀愛雙方的眼裡,對方都變得完美無瑕,即使有某些缺點也變成了情人眼裡的優點:臉色蒼白稱“潔白無瑕”,臉上黑痣稱“美人痣”,纖細瘦弱稱“苗條勻稱”,身材肥胖稱“豐滿*”。
在教育中,暈輪效應也很常見。當老師對某個學生有好感時,會覺得這個學生什麼都好,吹牛說大話是口才好,善於表現則是表演能力強,即便是犯了錯誤也會給予最徹底的理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嘛!
小故事
一位法國教育心理專家曾給上海的孩子出了一道題:“一艘船上有75條牛,32只羊,那麼船長有幾歲?”
專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