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之降低。
世界網壇名將貝克爾被稱為“常勝將軍”,其秘訣之一就是在比賽中自始至終防止過度興奮,而保持半興奮狀態。所以有人亦將“倒U形假說”稱為“貝克爾境界”。貝克爾境界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度”,中國人有“過猶不及”、“把握分寸”等類似的說法。
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9)
法國心理學家齊加尼克曾做過一個實驗對倒U形假說進行求證:
齊加尼克把自願受試者分為兩組,讓他們去完成20項工作。其間,齊加尼克對一組受試者進行干預,使他們無法繼續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務,而對另一組則讓他們順利完成全部工作。
實驗結果顯示:雖然所有受試者接受任務時都顯現出一種緊張狀態,但順利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隨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持續存在,他們的思緒總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困擾,心理上的緊張壓力難以消失。
孩子的成長也符合倒U形假說。例如,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孩子的負擔過重,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學習效果就會越來越差。作為家長必須重視這一效應,採取有效措施,既不要對孩子提出過多、過高的要求,也要設法幫助孩子按時完成任務,適當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讓孩子學得愉快。
要做到這一點,父母必須對孩子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個恰當的估計,改變那種“壓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錯誤觀念。最好的辦法是找到一個最佳點,並以此為標準:當孩子壓力較小時適當增加壓力,當孩子壓力較大時緩解壓力。
小故事
孔子有一次帶弟子們到魯國的祠廟參觀。子路看到一個形狀很不規則的容器歪歪斜斜地放在几案上,於是很好奇地問孔子:“這是什麼器皿呢?”
孔子說:“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邊,如‘座右銘’一般用來伴坐的器皿,它是用來警戒自己的。”
見弟子們對其不以為然,孔子說:“子路,你往裡面倒水看看!”
子路好奇地把欹器擺在一個果盤裡,然後從外面端來一杯水,慢慢地向這個可用來裝水的器皿裡灌水。令大家驚奇的事情出現了:當水裝得適中的時候,這個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裡。不一會,水灌滿了,它就翻倒了,裡面的水流了出來。再過了一會兒,器皿裡的水流盡了,就又歪斜在那裡。
孔子感嘆地說:“哪有滿了不倒的呢?”
欹器沒有裝水時歪了,而裝滿水又會傾覆翻倒,只有水裝得適中,不多不少的時候才會端正。
從教育的角度看,這也說明了激勵一定要適度,適可而止。
給孩子適度的壓力
與一些由於“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心切而對孩子提出很高期望的父母不同,有些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總想著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擔心給孩子壓力過多,所以就放鬆要求,甚至沒有要求,這種教育方法是不正確的。絕對寬鬆的教育肯定會失敗,誠如絕對高壓的教育肯定失敗一樣。
俗話說“井無壓力不出水,人無壓力難成器。”父母對孩子寄予一定的期望,給予孩子一定的壓力,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關愛,一種鼓勵,也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主渠道,對發掘孩子的潛力也大有益處。
一般來說,孩子具有比我們所知的更大的潛力。據科學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只有5%的潛能得到運用,95%的潛能未被開發出來,而它就像隱藏在水下的冰山一樣巨大,適當的壓力會使孩子更好地調動自己的潛能,使他們更加自信,能夠更好地鍛鍊孩子發展和提高自身的能力。適當的壓力會激發孩子無窮的動力,使孩子在張弛有度的教育環境中健康成長!
在家庭教育中要對孩子施加一定的壓力,關鍵是要掌握好壓力的強度,這種強度是因人而異,並隨著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進行調節。
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10)
⑴家長給孩子合理的期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其實就是對孩子施加的壓力,期望值過高或過低都會毀了孩子。家長的期望必須根據孩子能力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最好的期望值是讓孩子稍加努力後就能實現。期望值過高,孩子怎麼努力都不能實現,會產生失望情緒,不願意繼續努力;如果期望值過低,會造成孩子對自己缺乏信心,自尊心低下,認為“我就只有這個能力”,由此造成孩子懷疑自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甚至自暴自棄,缺乏上進心,導致許多其他問題。
這就好比摘桃子一樣,不用跳就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