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論語力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火影:從百分百完美虛化開始!入住黃金庭院後,愛莉拉我直播女扮男裝後,我被校花瘋狂表白風流短跑之神時空中的深情魯魯修凌駕於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網遊之熟女陪我上青雲穿越戀歌:上官與夏侯【HP】布萊克家族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英雄聯盟之玩家對戰強勢文化手冊特種兵張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學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四合院之剝奪一切暗區突圍之黑金指揮官當原神照進現實家養輔助投餵指南[電競]

的階下囚。魯國的統治者不知鄰國在用計,以為是友好的表示,收下美女和良馬。果不其然,收受者上當了,酣醉在溫柔鄉里,三日不朝。

孔子看到這種情形對魯國的統治者太失望了,深深感到在魯國不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必須離開魯國,到別的諸侯國去宣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

於是,年過半百的孔子和自己的一些學生離開了魯國,不遠千里,先後去了6個諸侯國。可惜,沒有一個國家接受他的政治主張,在外流亡了14年,始終沒有一個國君啟用他。

在流亡期間,有時斷糧,他和他的學生只好餓肚子,以致餓倒了的學生站不起來;有時遇到危險,別人要加害於他們,生命危在旦夕。每當遇險的時候,孔子總是鎮定自若,不改初衷,勇敢地同困難和惡人作鬥爭,終於化險為夷。

孔子希望求仕行道,不辭勞苦而奔走四方。自己也知道,這樣努力未必能夠得到成功,但他又不甘心自己的政治主張化為烏有。他的這一番苦心並不為世人所理解。有的人譏笑他不識時務,說他“知其不可而為之”。有的人罵他是失去了主人的“喪家之犬”。一位老農民認為他這是徒勞的,白白浪費時間,還不如去耕田種地,因而對孔子產生厭惡,說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有位裝瘋的賢者警告孔子:“過去的事不堪回首,未來的事誰也不知道,你忙些什麼呢?你算了吧,眼下的情況你還未看清楚,求仕從政的人多危險呀!”孔子想與這位賢者交談,可是,賢者講完就跑了,“不得與之言”。孔子的學生子路向兩位隱者問路,隱者不給指路,反而教訓子路說:“天下到處都像洪水一樣亂糟糟的,誰能改變呢?你與其跟著孔丘去改革社會,還不如跟著我們逃避這個社會。”子路把隱者的話告訴給孔子,孔子依然說道:“與山林鳥獸生活在一起的隱者是不可以同群的,我不和那些社會改革者在一起和誰在一起呢?天下如果有道,我孔丘何必參與改革呢?”

孔子是個意志堅定的人,不管別人怎樣譏笑議論,也不管遇到怎樣的挫折,他都不放棄自己的理想,苦苦追求,自強不息。孔子69歲時回到了魯國,但他仍不悲觀,把殘年餘力用在教育和文化古籍的整理工作上,透過這些以繼續傳播他的思想並寄希望於青年人。

他的晚景並不美好,妻子、兒子、得意的學生相繼去世了,幾乎成了孤老頭子。一代哲人在他73歲那年病倒了,別世前一週的早晨,他扶杖倚門,自吟自唱:“泰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歌罷臨窗而坐,說:“我將要死了。”果然,“寢疾七日而沒。”在於丹眼裡:孔子是一個樸素而溫暖的長者,他不愛說話,有次他上課時感嘆:“予欲無言”,我想不說話了。學生問,老師你不說話,“小子何述焉?”我們轉述什麼呀?孔子淡淡地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就是這樣重身體力行,勝過言傳。

孔子一生二事,一個是奔走各國,一個是教書育人,結果他這三千學生中出了七十二賢人,傳播取得成功,育人結出碩果,孔子死後三百年被漢武帝封為萬世師表。

孔子仁者愛人(1)

熱心從政的孔子,在年過半百的時候,終於受到魯國國君的重用,成了朝中主管司法公安的首腦人物,官高位顯,與公卿貴族同列,在當時等級森嚴的努力指向封建制過渡的社會里,像孔子這樣有地位的達官貴人,一般都高高在上,目中無人,瞧不起卑賤的奴隸。但孔子卻不這樣。

有一次,他辦完公事退朝回家,聽說自己家中馬廄失火了。這時,他不問馬匹是否燒死了,也不問家裡的財產受到多大的損失,而首先關心的是看管馬廄者的安全問題。他急切地問:

()好看的txt電子書

“傷人乎?”

在那時,看管馬廄的人多半是奴隸或者是農奴,地位極為卑下。在一般統治者的眼裡,奴隸和農奴只不過是會說話的工具,不把他們當人看,奴隸沒有任何權利,可以被任意殺害;沒有獨立的人格,可以被趕到市場上去買賣。因此,統治者總是輕賤奴隸,誰也不去關心他們。孔子卻不同,他關心看馬廄的人,這就說明他是把奴隸一類的卑賤者當人看的。在他的心目中:自己是人,別人也是人,高貴者是人,卑賤者也是人。

孔子為什麼要關心地位卑賤的看馬人呢?這與他的思想和道德主張有關係。孔子是一位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什麼是仁?孔子作過多種解釋,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愛人”,孔子提出了“仁者愛人”的口號,在人類的歷史上第一次聽到了人道主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陸四爺,彆強撩藍疆帝月重生打造完美家園+番外半浮生天珠變 唐家三 少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嬌氣繼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