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學會了耐心;
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
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學會了愛;
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
孩子生活在承認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
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學會了慷慨;
孩子生活在誠實和正直之中,他就學會了什麼是真理和公正;
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學會了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會頭腦平靜地生活。
如果孩子生活在負面的環境之中,孩子的情緒、性格和能力則會趨向於負面發展。這種情況如果持續,孩子遲早會成為家庭和社會的問題,很多問題孩子其實來源於這些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環境:
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
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
孩子生活在憐憫之中,他就學會了自責;
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
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學會了嫉妒;
孩子生活在恥辱之中,他就學會了負罪感。
孩子的天賦和潛能,歸根結底來自於父母、來自於家庭、來自於家庭環境和家庭教養。無論父親給予孩子什麼,都是對孩子最好最直接的薰陶和教育。孩子早晚會模仿並學會父母的日常行為,並用於生活當中,當他一旦養成習慣,不管這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很難改變。父親給孩子鼓勵,孩子就會上進,父親給孩子愛,孩子就會愛人;父親讓孩子自理,孩子就會學會自立;父親教育孩子自立,孩子就會自強。同樣的,如果父親給孩子嬌慣,孩子就會依賴;父親給孩子很大壓力,孩子受不了就學會逃避;父親給孩子物質,孩子就學會了享受;父親給孩子暴力,孩子就學會了用暴力解決問題,他遲早成為家庭的大問題。
真正的教育,著重在“育”,而不是喋喋不休的“教”。家庭教育也是一樣,家庭教育是給孩子空間,引導孩子自我學習、潛能發育釋放和生長,讓孩子探索挖掘和培養自己的興趣,在此過程中,孩子探索、體驗、學習、積累、消化所有的經驗技能和知識,並轉化和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現代父親應該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首先把自己在家庭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降下來,與孩子平等相待,這樣才有良好的交流交往心態,角度和心態的調整,是做好一個父親的真正起點。在這個基礎上,父親才能理性給予孩子真正需要的幫助,引導他們成長,開發培養他們的生活技能和勞動創造的生存能力。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38節 現代孩子需要的是什麼(1)
傳統的教育,側重於“教”,家長教給孩子的東西都是家長的,很難轉化為孩子的;現代的教育,側重於“育”,讓孩子的天賦和潛能自然地釋放出來,提供條件讓孩子自己“長”,“長”身體、“長”知識、“長”能力。孩子更願意自己探索、自己創造、自我成長,得到內化的內在的能力。……唐國輔
傳統的家庭,只有生活經驗的灌輸和傳遞,並沒有多少教育的影子,父母知道多少,就給孩子灌輸多少。現代的家庭教育,首先就不是灌輸,而是讓孩子自由自在的生長和自我成長,給孩子人的尊重和生活環境,滿足他們的基本需要,給予他們充分的關注、指引和愛,給予他們充裕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探索、實踐、思考、積累和成長。父母教導的給予的只是經驗和知識,孩子自己體驗和生長的則是經過消化再吸收的、內化了能力和本領。
傳統家長以說教為主,主要講述已知的經驗、知識和答案結果,孩子被動接受;現代家長以引導和培育為主,給孩子充足的體驗空間、探索實踐和時間,讓孩子自己探索和體驗,主動尋找答案主動成長。傳統家長通常並不瞭解孩子的成長原理、個性特點和真正需要,他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自己有什麼就給予孩子什麼,而沒有考慮給予的這些並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東西,所以傳統家長常常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實質性的煩惱和問題;另外,傳統家長通常會以自己的成長經驗和思維模式來要求孩子,無形中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理想模型,但家長的這個理想模型與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理想模型不一致或有衝突,這時家長的思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