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黴��槐嗇鹽�椋懷枷麓槍�抗��豢捎斜г埂�
一朝君子一朝臣
臣下適合於君王,方可用;君王不同,臣下亦不同。他人用著順手的人,你用著未必順手;忠貞於他人,未必忠貞於你;你必須選擇既忠貞於你,又用著順手的人。君賢臣能,賢能互補,忠貞為用,則一朝興。否,一朝衰或亡。重用什麼樣的人,與君王所處時代有關,與君王欲成就事業有關,不同君臣,成就不同事業。
導師式人才勝過愛徒式人才
智者群體有智慧,強者群體有力量,成就大業的方法,是使那些得天獨厚的智者、強者臣服。大多數君王,只喜歡任用聽他說教的人為臣,不喜歡任用能教導他的人為臣,其實後者是更為寶貴人才。前者是不如自己的人才,後者是勝過自己的人才。人的禍患之一,是喜歡作他人的老師,不喜歡作他人的學生。
只要善於採納善言,治理國家就應付自如
天下英才大都盼望著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大都盼望著得到統治階級重用。君王只要善於識才,就會有各種各樣傑出人才翹首以待。君王想得到治國好方法,就會有相關英才,呈上得體有效治國方法,不用君王苦思冥想,只要善於識別就可以了。
開放頭腦,從善如流是賢明君王必備素質
具有開放頭腦,有從善如流的智慧和胸懷,是賢明君王的必備素質。無論君王本身的知識多麼淵博,智慧多麼卓越,經驗多麼豐富,都是如此。一個人,在自己知識、智慧、經驗範圍內,是精明人;在自己知識、智慧、經驗範圍外,是糊塗人。在自己知識、智慧、經驗範圍內的事情,是自己駕馭得了的事情;在自己知識、智慧、經驗範圍外的事情,是自己駕馭不了的事情。權力越大,管的事情越多,方面越廣,超出自己知識、智慧、經驗的事情就越多。君王權力最大,管的事情量多面廣,很多事情君王個人的知識、智慧、經驗不能勝任,是必然的,這就需要藉助於他人的知識、智慧、經驗。
從諫如流是君王聖明的重要標誌
從諫如流是君王聖賢的重要標誌,也是人們對仁政理想的一種嚮往。明君與昏君的重要區別,就在於是從諫如流,還是一意孤行。民眾敢於說話,是開明政治的表現,說明民眾對國家報有熱情和信心;更重要的是,可以透過民眾的議論,來了解國家政治的缺陷和不足,有助於改進國家的政治。
集體決策好於君王獨斷
君王應當組織一個決策集體,重大事情都透過集體醞釀、決策,君王起牽頭人作用,君王起最後拍板作用。每個參與決策的人員,都有平等的地位,都有平等的權力,使每個決策者心態都比較平和,誰都可以開誠佈公地提出自己的建議,使得決策不會走向極端,透過相互制衡,平滑了個人的極端性和情緒化,容易實現理性決策。
民生決策靠良心
君王如果想得到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援,只需聽取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瞭解廣大人民群眾的心願,以人民群眾的民生意願,作為國家的民生意願,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即可。國民生活水平有兩個指標:其一是國民平均生活水平,其二是最低階層國民生活水平。全國國民*的好處是可以維護國民整體利益,最佳化利益分配,為最貧困階層拉起一張生存保障網,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社會救助應當救助最貧窮人群,只要最貧窮人群安定下來,整個社會生活就安定了。這種決策憑據良心,不依賴智力,屬於民生決策,民生問題由人民群眾決策。
國生決策靠智慧
人民群眾的意志在先進性方面,一般處在中等水平,有時處於下游水平,人民群眾相對愚蠢,對國生問題沒有決策能力,國生決策依靠智慧。國家國生問題,應當由精英群體決策,以精英群體的國生意志,作為國家的國生意志,精英群體代表先進與科學,有決策國生問題的能力。人民群眾一時不理解、不支援沒有關係,人民群眾看到實際效果之後就會理解支援,人民群眾重視實際。從上可以推出國家的前途、安全,在國際上競爭等重大問題的決策,由全國人民投票表決決定,只能得到肯定平庸、否定先進的結果。人民群眾中絕大多數人,對重大決策根本就沒有判斷能力,既不知道好,也不知道壞,處於不知道狀態,所投出的票不是判斷的結果,而是感情用事的結果,沒有參考價值,只可以據此瞭解人民群眾的情緒,重大決策交給沒有決策能力的人去決策,荒唐之極!
治民必先治官
民不難治,官難治。治官根本在於有一套科學有效官吏獎懲制度,從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