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者,遠小人:賢者對建功立業起正向作用,小人對建功立業起負向作用。 5…識人善用:識人不是目的,識人的目的在於使用。用人的方法是使用長處,迴避短處。6…聞過則喜,從善如流:他人指出自己缺點、錯誤,虛心接受,誠懇改正,感激他人對自己的關心。自己有獨立的處理方法,仍然多方徵求意見,如果他人的方法好於自己的方法,則採用他人的方法。7…寬容大度:要與人為善,容忍他人小的過失與不敬,儘量多地保護人,儘量多地團結人。8…工作踏實,實事求是,走群眾路線:“做”重要於“說”,“做”要與科學原則相結合,講究做事的效率與效果。讓群眾想辦法、出主意,解決群眾的問題。9…勤政愛民:天道酬勤,天道罰懶。想達到好的執政效果,勤政是必須的。10…好學多思:不學則殆,不思則罔,不進則退。執政能力要與時俱進,在執政中學習執政,在執政中思考執政。11…嫉惡如仇,教化為主,懲治為輔,認法不認人;賞罰分明,賞罰適當:對先進榜樣,要表揚獎賞;對於落後典型,要批評教育;對於危害社會,危害民眾的犯罪分子,要懲治不貸。社會穩定是社會發展,民眾安居樂業的前提條件。12…生活簡樸,作風正派:這是保持正常人心理的必須條件,這是保持奮鬥本色的必須條件,否則就會異化,走向成功的反面,滑入失敗的軌道。
君王為下,民眾為上
國家由土地和民眾組成,土地是載體,民眾是主體。君王是民眾群體中的一分子,國家歸全體民眾所有,君王是所有者之一。君王是管理國家的受託者,委託者是民眾,受託者要對委託者負責任,委託者是所有者,受託者是經營者,所有者為上,經營者為下。君王動用的人力是民眾提供的,君王動用的物質財富是民眾提供的;君王及家人生活需求是民眾提供的,君王及家人生活服務是民眾提供的。勤政愛民,為民眾謀福祉,為民眾服務,是君王最基本職業道德,否則就是對民眾瀆職犯罪!君王親善愛護民眾,君王是國君;君王仇視*民眾,君王是國賊。
以利益籠絡人心
只有懂得民眾是天的道理,才能事業有成,君王以民眾為天,民眾以吃穿住行為天,君王給民眾謀得利益,民眾就會擁護君王。如果君王只知道為自己搜刮財富,置官員與民眾的死活於不顧,則國家就會滅亡。所以成就王業的君王,使官員與百姓都富有;成就霸業的君王使官員富有,而百姓不富有;要想讓國家滅亡,只需要把財富完全歸君王所有,讓官員與民眾都不富有。
君王怎樣對待百姓,百姓就怎樣對待君王
君王不可凌駕於百姓之上,應該以國家大業為根本,為百姓謀取實在利益,君王應當有為國家獻身的思想,有為百姓服務的思想,這樣君王遇到危難時,百姓就會為君王獻身。如果君王對百姓無恩無德,在君王遇到危難時,百姓就會袖手旁觀。如果君王對百姓有怨有仇,在君王遇到危難時,百姓就會落井下石。
治理天下要靠大德大政
治理天下要依靠重大德行,而不能靠小恩小惠;需要合道的重大舉措,而不是非道的投機取巧。人民需要的是重大利益,而不是蠅頭小利;需要的是好的社會制度,而不是花言巧語。對於治國來說,僅僅做個好人是不夠的,婦人之仁只能成就個人道德,不能成就國家繁榮昌盛。“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對個人道德修養來說的,對於治理國家來說,除了注重小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大事。
仁義之道是主流,奸詐之道是次流
在治國治民方面,統治者的仁義之道,與奸詐之道,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看似殊途同歸,實際上大不相同。實行仁義之道見效慢,實行奸詐之道見效快,因為仁義之道著眼於“養人”,奸詐之道著眼於“用人”。仁義之道增加威信,奸詐之道敗壞威信,所以應當仁義之道常用,奸詐之道慎用。奸詐之道治標不治本,仁義之道標本兼治。人類社會處於不斷進步、發展之中,原因就是仁義重要於奸詐,仁義是主流,奸詐是次流。奸詐只起一時的作用,並沒有根本的、永久的效果。奸詐的作用有限,只能在具體事務中發揮作用,真正起根本的決定作用的還是治國安邦的大道,即人心的向背。離開了這一點,越是機巧,越是奸詐,就越容易引起民眾的反感與敵視,這是自取滅亡之道。
君王是天下利益的分配者
君王是天下利益總代表,是天下利益的分配者。從小的方面說,君王要保證臣下富貴,以維護官員體系;從大的方面來說,君王要讓天下民眾生活安康,以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