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大部分人認為企業內的責任不明晰,存在著各種潛規則,如果自己不能很好地領悟和適應這種文化,個人在企業中的管理就顯得捉襟見肘,難以應付。也有很多中層抱怨自己的權力少,任務重,甚至有時自己的一點點權力也會被無情地剝奪,自己夾在上級與下屬之間,處境十分尷尬。
上級逃避責任。
在實際工作中,中層還會遇到這種情況:明明是由於上級的原因導致工作出現問題,可是到問責時,上級又把責任推到自己身上。上級總是可以找到藉口把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作為下級儘管又氣又恨,但還得替上級背黑鍋。
李某是一家國有企業行政辦公室的科長,在工作中他就時不時地要為上級的錯誤買單。在工作中,有時候他的意見與上級不同,或者差異很大,但最終往往是以上級的意見為準。李某明明知道上級那樣的做法有問題,可是礙於上級的權威,自己的建議根本得不到認可。等到最後事實證明上級的決策有錯誤時,上級又抱怨說是因為李某的執行力不夠導致工作失誤。李某覺得自己很委屈,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應付這種局面。
(本案例由筆者調研整理而得)中層感到責權利不對等,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在工作中,每次上級交代一些事情或者有事情向上級請示時,上級都不會把權力責任分得很清楚。上級總會含糊地告訴你“你自己看著辦吧”,辦好了自然大家都開心,辦不好上級肯定要第一個拿你是問“誰叫你這麼做的”。這種現象在工作中並非罕見,幾乎每個中層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李龍是江蘇省某大型製造企業市場部的部門經理。一次,有一家工廠送來了一筆較大的訂單,但由於該廠對交貨時間要求比較緊,公司不能保證一定能如期交貨。但是李龍又不想放棄這一筆大生意,他一個人不敢輕易做決定,於是就去請示朱經理:“XX廠送來了一筆訂單,但交貨時間比較緊,我們要不要接受呢?”
朱經理看了看李龍,好像不認識他似的,問:“什麼訂單?你自己斟酌好了!”
李龍心裡覺得好笑:“我自己斟酌?到時候還不是把責任推給我?”
(本案例由筆者調研整理而得)其實,很多事情大家心裡都很清楚,但是作為下屬確實無能為力。很多中層對於這樣的事情總是又氣又恨。可是,現實就是這樣,誰也沒辦法。對於這種責任和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中層也只能默默接受。
同級之間責任權力的交叉。
上級越級,還不是苦惱的全部。在業務交叉比較強的企業,一箇中層的下屬也可能需要同時聽命於另一個主管,想要協調好簡直比打仗還難。作為中層,除了眼睜睜地看著下屬被自己的上級或其他主管直接管理,本身也可能被上級以及其他上級直接管理。自己身居其“中”
組織中差序格局和責權利不對等(4)
,十分尷尬。中層的權力其實只有那麼一點點,一旦被幹涉,就只剩下心煩。
權力不能有效發揮。
在一些國有企業和家族式企業中,中層可能還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下屬不服從指揮。這個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種情況:
由於歷史的原因,在一些國有企業中,大概有60%左右的老職工,此類職工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在企業工作年限都是幾十年,屬於對企業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由於時代的發展,企業需要變革,企業對知識型和年輕化的要求越來越高,老職工進步的步伐緩慢,無法擔任管理崗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站在了領導崗位。老職工心理有落差,在工作中表現得不積極,不願意聽從年輕領導的指揮。中層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為老職工的問題頭疼,不知道如何來管理他們,使自己的權力得到有效的發揮。
另外,在家族式的企業中,儘管公司有各種管理制度,老闆也說對員工要一視同仁,要按規則辦事,可是這些要求對於老闆的親戚來講,實際上只是說說而已。
王某是一傢俬企裡面的人事部經理,在一次推行考核制度的實施過程中,老闆的弟弟就是不配合,他所在的採購部門根本不按公司的考核制度進行考核,這給王某的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不便。因為很多員工都是“皇親國戚”,要想讓員工不行使特權,對於一個家族企業來講,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是家族企業,大多數親戚員工都認為自己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作用,因此容易行使特權,不照章辦事,還時不時地給其他部門或領導製造一些麻煩。王某對於企業中這種情況深感頭疼,他也不知道怎樣才能更好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