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異人書》(第2/2 頁)
正如身在此山中,難觀山之全貌一樣,風允必須理智地去看待未來,才能在未來找到自己的位置。
“咚咚咚!”
“禮上士安,大宰和宗伯讓餘給您送來了《大庭三十六卦》和《異人書》。”
聞聲,風允起身,輕聲道:“有勞使吏。”
“禮上士有禮。”這人身後跟著幾位護衛,扛著一個大木箱,這木箱中應該就是書了。
等書放好,這些人也緊忙離去。
典籍宮內室可不是他們能逗留的。
風允開啟箱子,其上就是《異人書》,是用帛書成冊著的,而其下是竹簡,為《大庭三十六卦》,是大宰以《周易》後四卦推演出的易卦之言。
隨即,風允開啟《異人書》。
其前面是對異人的三階九品的敘述,與風允之前看的沒有什麼差異。
而之後,是對第一階,後天三流進行的論述。
這也是這本書的核心,同時也是風允需要的。
但在論述前,書中先記錄了異人異術,和異人的本命之器的說法。
異術分為術、法、道,又分別下等,中等,上等,共九品。
每一個異術都可從天地萬事萬物中感悟,但讀書是為最佳,因為書中的文字是先輩的傳承,能幫助異人感悟。
而異術本身的品質有高低,有九品。
學會之後的施展也有高低成長,初學時鄙,再學而精通……
越是精通的異術,在文氣的施展下,越是強大。
就如現在,在與昨夜的妖物對決後,呵斥與未濟卦都提升了一些,這就是學而施展,最為通達。
之後是本命之器。
異人有可孕育本命之器,是為護道之物,也是道的體現。
宗伯的禮鎖就是本命之器,是他對禮的感悟凝聚而成。
而之前與褒君所說的,大庭有伏羲本命之器的傳說,也是這般,這器是伏羲所成之道的一種體現。
如今的風允,只要達到三流,就可以孕育自己的本命之器。
但是本命之器需要風允已經有了一部分道,才能凝聚。
“如今,唯有《周易》,我還有一些文人道行,其餘的,少之又少。”
風允並不想以《周禮》,或者《儀禮》入文道,《周易》是他最佳的選擇。
所以,風允看畢這本《異人書》後,就拿起《大庭三十六卦》,以此海納百川,增強自己對易的學習,讓腦海中種道《周易》的速度加快,爭取快些凝聚下一個卦象異術。
早日達到三流文人的境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