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序(),這兩例有粉飾傾向,還有一例則是典型的春秋筆法,他說:“魯衛之政,兄弟也。”()魯國和衛國的第一代君主是兄弟,魯衛兩國,血緣上確實是兄弟,但加上了“政”字,就不簡單了。當時魯國三桓掌權,國君架空,衛國是出公以兒子對抗父親,忠孝盡失,“魯衛之政,兄弟也。”極盡挖苦之能事。當今說起國際外交,“美英之政,兄弟也。”
注意場合。虞仲、夷逸因為隱居避世,因此可以放肆直言;柳下惠、少連在人屋簷下,言談合乎法度()。孔子在家鄉,不太說話,是不要在父老鄉親們面前誇誇其談;在宗廟朝廷,明白流暢地說話,是為了交流而當仁不讓()。
掌握分寸。孔子與同級官員交流,侃侃而談;與級別更高的官員交流,溫和正直()。孔子說:“還沒有把握說透就說了叫做急躁,已經說到了卻不說透叫做隱晦,沒有觀顏察色就說叫做盲目。”(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不要失言。孔子說:“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又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這要把握一個度,我們現在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直得沒有彈性,很容易得罪人弄得不歡而散。子貢詢問結交朋友,孔子說:“忠告並好好地引導他,沒效果就罷了,不要自討沒趣,自取其辱。”(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但為了不失人,為了學習,比如有請教高人的機會,有些話不得不說,就少說多問。外交場合也有些話不得不說,就用外交辭令,外交辭令是通用並且規範的,錯不到哪裡去,當然得先學好,“不學《詩》,無以言”(),言指的就是外交辭令。
觀點服人。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不主張在口才上下功夫,甚至討厭利口善變的人(焉用佞?/是故惡夫佞者!),因為“巧言亂德”(),言辭能夠表達意思就行了(辭達而已矣)。孔子自己,就是“仁而不佞”。陳司敗問魯昭公知不知禮,孔子為尊者諱,說他知禮,陳司敗私下對巫馬期說:魯昭公討同姓女子做老婆,還叫知禮?孔子聽說了,也不辯解,就說:“我很幸運,如果有過錯,別人一定知道。”(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孔子去見了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也沒辯解,只是說:“我做得不對的話,上天嫌棄我!上天嫌棄我!”(參加第33章《約之以禮的色》)你可以說他滑頭,也可以說他可愛。
最好不說。那時紙張(竹簡)很貴,愛惜資源,注意環保。賢人隱居的最低要求是避言();武丁守喪可以三年不說話(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上天又說了什麼呢,四季執行,萬物生長(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公司也搞職工獻計獻策活動,我知道那是假的,我省的風氣就是這樣,實事辦得虛,虛事辦得實,保證一張白紙交上去。上峰考察領導班子,找我談話(不是要提拔我),我第一請假不參加,第二上去了推說牙痛,不能多說話,第三說我眼神不好,口吃木訥,第四說我有自知之明,以自己的水平,不足以評價領導,考察組的人只好叫下一個。
一句頂一萬句。大家都想從聖人之言裡頭提高效率,面前就有一個曠世奇才,連聰明的子貢都忍不住問:“老師,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有沒有呢?有。孔子說:“大概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名言啊,只有子貢這樣的得意門生才得到了這樣的教誨,魯國國君定公大為嫉妒,去問孔子:“教我兩招。一言可以興邦,有嗎?”孔子說:“話不能寄予如此大的期望。如果你知道做國君的難處和責任,不是接近一言興邦嗎?”定公問:“那一言而喪邦,有嗎?”孔子說:“話不能寄予如此大的期望。如果話說得不對而沒有人違背,不是接近一言喪邦嗎?”()
語言的威力如此之大,但孔子仍然說:“不要因為言談而舉用人。”(君子不以言舉人)為什麼?下一章:三思而後行。 。 想看書來
30、三思而“行”
儒家要求君子“言而有信”(),孔子對士人的基本要求也是“言必信,行必果”(),如果言而無信,舌綻蓮花也不成事,比言更重要的是行。
是孔門高足宰我同學的一則例項,引發了孔子對言行的思考。宰我同學白天睡覺,孔子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對於宰我還能責備什麼呢?”作為一個非典型案例寫進教材裡,總結道:“起初我對於他人,聽其言而信其行;現在我對於他人,聽其言而觀其行。”()
得意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