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暑而昏倒。《黃帝內經素問·刺志論》:“氣虛身熱,得之傷暑。”《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因於暑汗,煩則喘喝。”
3、暑多挾溼。
關於溼,有以下特點:
1、溼為陰邪,襲擊人的陰位,通於長夏。《黃帝內經素問·太陰陽明論》:“傷於溼者,下先受之。”“陽受風氣,陰受溼氣。”
2、溼性重濁粘膩。《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因於溼,首如裹。”是說頭部有溼則重濁粘膩如布裹。
關於燥,有以下特點:
性質乾燥,容易傷人津液,通於秋天。金元·劉河間《素問玄機原病式》:“諸澀枯涸(hé,乾枯),幹勁皴(cūn,皸,乾裂)揭,皆屬於燥。”
關於火,有以下特點:
火為熱之甚,指外感溫熱之邪,但一般不稱火而稱熱。侵犯人體易導致癰腫瘡瘍,因為火熱之邪侵入血分,可聚結於區域性,熱腐血肉而發為癰腫瘡瘍。《黃帝內經靈樞·癰疽》:“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故命曰癰。”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以,我們要不斷培養正氣,適合於寒暑等外界六氣,以提高身體的健康水平。
2006年11月21日於北京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53·內六淫
中醫文化隨筆53·內六淫
一般情況下所說的六淫都是指的外六淫,例如上篇。實際上,人體內還有內六淫。所謂內六淫,即:
1、內風。
中醫把“風”分為外風、內風兩種。“內風”與肝有關。肝為風木之髒,肝木失和,內風旋動。因此,內風的形成主要責之於肝的功能失調。《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掉:震顫,如肝血虛則筋脈失於濡養而出現虛性動風的震顫和蠕動,血虛膚燥或血熱夾溼發於面板,導致面板瘙癢症;又如肝熱內盛,灼傷經筋,筋脈拘攣而風證遂起。眩:如肝腎陰虛,水不涵木,肝陽上越而化風,感到頭目眩暈。
2、內寒。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人體陽虛則陰盛,陰盛則寒。《黃帝內經素問·痺論》:“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因陽氣虛弱,臟腑功能衰退所致水液運化障礙等症候,症見吐瀉、腹痛、手足逆冷,或水腫痰飲等,所排體液多以“澄澈清冷”或大便稀薄為特點。
中醫認為,腎陽有溫養腑臟的作用,為人體陽氣的根本,所以內寒與腎有關。
3、暑邪純屬外邪;無內暑之說。
4、內溼。
素體陽氣不足(腎陽虛),痰溼過盛;或因恣食生冷,過食肥甘,內傷脾胃,致使脾陽不振或脾氣受損而失健運,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輸布代謝發生障礙,而致水液不化:聚而成溼,停而成痰,留而為飲,或積而成水。因此,內溼的形成與脾臟有關,《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5、內燥。
津傷化燥。《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燥勝則幹。”久病、久熱、高熱,或溼邪化燥,導致體內津液虧少,不能內溉臟腑,外潤腠理孔竅,表現為乾燥不潤的現象。例如形體消瘦,肌膚乾燥,起皮落屑,甚則皸裂,口燥咽乾唇焦,大便燥結不通,小便短赤不利,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等都屬於乾燥不潤的症狀。金元·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諸澀枯涸,幹勁皴(皸)揭,皆屬於燥。”
《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津液的輸布主要在於肺與胃,所以內燥往往與肺臟關係比較大。
6、內火。
又稱“內熱”。是指由於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或由於氣血鬱滯,或由於邪鬱和五志過及,而產生火熱內擾、機能亢奮的病理狀態。
邪鬱化火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外感六淫入裡鬱滯,並從陽而化熱化火,如寒鬱化熱,溼鬱化火等。二是體內的病理性代謝產物(如痰溼、瘀血等)和食積、蟲積等,均能鬱而化火。五志(情志)之火多指由於精神情志的刺激,如臨床常見的情志不舒,肝鬱氣滯,氣鬱則化火,發為“肝火”病症。
所以,為了避免內六淫的產生,我們應該努力陶冶性情,穩定情緒,保養好身體和五臟(參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