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了,對治習氣、煩惱的方*更多,更容易以理作意而自制。《俱舍論&;#8226;三十》:“不見真理無制人。”大意是說,如果不清楚真正的以佛性之理(真理)為線索的佛法,那麼就難以真正的自制。
2007年7月9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80、為什麼有在地獄的感覺(續七)
80、為什麼有在地獄的感覺(續七)
一位朋友在《偶像佛與自性佛》問:我們有太多的好奇,是不是努力提高修養,證悟到不生不滅的本性,這些問題都能解決呢?感謝老師!
以下供參考。證悟到不生不滅的本性,只是證悟到本性之體,還要進一步空生妙有,隨緣而生利他的妙用才可以。所以,還要有更多的東西需要隨緣學習,況且人的修養境界是需要無限提高的,所以很多好奇的內容仍然不能解決。
注意過分的好奇也是習氣,也要斷除。特別是我們在坐禪時,如果過於獵奇,追求神秘現象,執著於出現神秘現象,那麼在遇到幻覺時不能很好地做到“佛魔皆空”、“不用理他”,從而很容易走彎路。因此,不要過分獵奇,要鍛鍊自制能力,要在努力學習佛學和提高修養上下功夫。只要我們不斷地精進,就總會有新收穫,有新的奇特感受出現。透過不懈努力和證悟,我們就會隨緣而生妙用,就會感到一種生命的自由自在,這才真正是我們所應該修學的。提倡去掉過分的好奇心,不是提倡麻木痴呆,而是為了更好地修持智慧。
那麼應該如何去除過分的好奇(獵奇)心呢?
一者要努力學習佛法,這樣很多感興趣而想不通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二要深入實踐,努力學習和運用善法,這樣就會逐漸證悟到更多的內容,會解決憑想象永遠也想不通的問題;
三要學會隨緣,期盼的心不要太重,要相信只要有耕耘,就一定會有收穫,所以“只計耕耘,不計收穫”;
四是注意不要鑽牛角尖,要學會自制,沒有必要想的就堅決不要想了,不要耗氣傷神,學會隨緣去解決問題;
五要注意對待幻覺和非自己想出來的強迫性不良心理狀態“不要理它”,“佛魔兩空”,隨緣提高修養和學習佛法;
六要注意不要搞神秘主義,不要宣傳神秘主義。做好工作生活學習中的點滴,紮實進步,好好做人,你才會真正有所收穫。否則,一味獵奇貪圖神秘或所謂的高水平,妄想走一個捷徑,反而是南轅北轍的行為。我們引導別人的,勸化別人的,倡議別人的,是道德,而不是譁眾取寵的所謂的神秘現象。這樣的教訓是慘痛的,我們必須要吸取;
七要多投入現實,多從國家社會集體的大局出發,從客觀實際出發,遠離虛無縹緲的想法,紮實地修養自己,那樣才能真正有所提高。我們要從虛幻的彼岸世界,真實地走入此岸世界去濟度世人,這樣我們才會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彼岸世界;
八要清楚關於對知識性的瞭解內容,瞭解的只是概念,不要參與過分獵奇心這樣的情緒;
九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用“反思自己”、“提高修養”這樣的思維來替換好奇心、鑽牛角尖心,這樣的思維才是正當的;
十要有耐心和意志力,很多問題並不是一下子解決的,特別是意識關和真妄交轍,往往是很多個小習氣組合成了個大習氣,很多個小問題組成了個大問題,所以得隨緣慢慢解決,不要因為一時沒有解決而灰心喪氣。
2007年7月9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81、如何獲得大道
81、如何獲得大道
一位朋友問:拘羅九死一生,;最後成就了正果。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說明他的福德非常的大,這也是他前世修來的果報。拘羅經歷了繼母幾次害他,這也是因緣和合而成的,也是瞭解他與繼母前世的積怨。他在難中積極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地修養自己,改掉自身好多的缺點,使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不斷地加強,生存下來,有了他九死一生的經歷,加上精進不懈的努力,證悟到不執著一切、純潔無染的真如本性之體,證得阿羅漢果而解脫。您說我說的對嗎?
您說的我個人認為對。困難是我們修養的試金石(參見博文《困難是我們修養的試金石》//blog。sina。/u/454a226e010009qq)。
佛家有“四難”,即修持利他的菩薩行之難,據《華嚴經疏&;#8226;卷六》,即:“(一)背己利世難。背己利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