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得讓別人憐憫你;免得讓別人嫌棄你……啊,我就是那被陽光遺棄的雪地。我寒冷,孤獨,心灰意懶。我願意變得更小更小,小得可以鑽進牆角里。
是的,假如你沒有當過孕婦,就不能理解這複雜的心理。事實上,孕婦——非但不美麗,而且還那麼臃腫、虛弱,自然就產生出一種由衷的自卑,而不是那種人們常說的所謂“自豪”和“驕傲”。我就這樣逃回了家,躲進了被窩,放下了眼簾,摸了摸肚子——總算一切安好,可以舒服地睡覺了。
我看見自己像個蝸牛,越來越喜歡呆在自己的殼裡。安全——第一次感覺到——人是多麼需要安全感。這種感覺如果喪失了,一切美好的感覺都將喪失。中午的時候,我有那麼好的心情去欣賞雪和陽光;而到了夜晚,陽光喪失之後,雪依然是雪,卻完全沒有了安全感,我像個逃兵一樣竄回家,一路狼狽,一路心酸。
宋宋說,我擔心死了。一進門,你們兩個人都不見了!他是認真的。一進門,兩個人一起,不見了!這個預料之外的場景,更像是一個懸疑小說的開頭。但是對於家人,這種驚嚇還是越少越好。
雪和陽光。相依相存。是一種生死相連的愛情。坦白的雪,獲得了高貴的光。慢慢地融合在一起,它們是一個整體。只有當雪和陽光在一起,心裡才會湧起愛意。所以,雪和陽光就有了一種烈焰般的感覺,恰似火鳳凰,可以獲得重生。丁丁,你懂嗎?讓我們一起練習這兩個名詞:雪和陽光。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饢 一種食物就是一種心情(1)
第19周
一個星期之內,竟然吃了兩次自助餐。吃來吃去。人和人交流最重要的一種形式就是——聚在一起吃飯。過去中國人吃不起餐廳,就在自家廚房裡鼓搗;現在,連大餐都吃膩了,索性吃自助,想吃啥自己拿,省去了點菜的麻煩。
在時髦的自助餐之外,新疆人真正的自助食物是——饢。
饢——由水、鹽、麵粉混合而成,揉成餅狀,貼在土質爐坑的壁上,烘烤而成。其上,點綴些許芝麻;其味,脆香甘甜。可久放而不壞,泡水後味道如初。有大有小,有幹饢油饢之分。
除當主食吃外,可以切成塊與羊肉炒;也可泡在羊肉湯裡製成饢泡肉。可就著牛奶吃,也可就著杏幹吃。有些集市上的小吃攤是這樣誘惑食客的——整頭的羊在鐵鍋裡煮著,湯裡泛著油花,上面躺著幾個饢。饢們喝足了羊肉的湯和油,渾身酥軟,但並不化散,味道果然好到底。
饢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古稱“胡餅”“爐餅”。“饢”這個字來自波斯。賣饢的維吾爾族小夥子在說這個字時,舌頭捲起,將腹腔的氣用力地吐出——饢。聽上去有點甕鼻頭,還有點顫抖,卻充滿了自豪和底氣。他臉上的表情也是自豪的。
據說,唐僧去西天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所帶之物便是饢。這自然是新疆人杜撰出來的典故。維吾爾族人至今還保留著一種新郎、新娘同吃鹽水饢的風俗——婚禮上,主婚人向新郎、新娘賜鹽水一碗,又各賜一小塊饢。新郎、新娘將饢蘸著鹽水吃進去,以表示海誓山盟,同甘共苦,白頭偕老——足見饢在新疆人眼中的重要性。
饢——是一種樸素得幾近簡陋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我們新疆人的生活。就這一個字——饢。新疆人最普通的日常食物——饢!現在,我說出了它,說出了一個力量的核心。只有在新疆大地上,才能孕育出這樣簡單的食物。
出門走遠路的新疆人必定在行囊中裝足了饢。看到一條清水河,將袋中之饢用力一扔,就地彎腰洗臉、喝水,待上游的饢漂移而下後,撈起來放入口中,味道正好。這是一個新疆人的午飯。晚飯。消夜。只需幾個饢,走南闖北,心裡不慌。這些食物裹在身上,就能遠離飢餓的威脅,順利地渡過一個個難關。新疆人的福星——饢。
開始不會認識到它的好。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點地閃現了出來。饢,惟其是饢,而成為饢。饢,養育出了愛吃饢的新疆人。走到哪裡,都忘不了那一嘴吃食。尋的是一種簡單,一種和自然相輔相生。不變的食物,不變的配料。只是吃饢的人變了。老的換新,新的又老。惟有饢不見改變,和日月一起,輪迴往復。
饢——這個發音像雲雀翅膀般高亢明亮。在饢的暗示下,讓我們來吃這種食物。這種混合著泥土的腥味和麥子的香味的圓形薄餅。它攜帶著大地的溫暖——因為它是緊緊地貼在拱形的饢坑壁上烤製出來的。它有自己獨特的味道:是那種食物與泥土共同混合而成的奇特美味。饢——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