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不能出。大學士孫承宗行邊,崇煥請:‘將五千人駐寧遠,以壯十三山勢,別遣驍將救之。寧遠去山二百里,便則進據錦州,否則退守寧遠,奈何委十萬人置度外?’承宗謀於總督王象乾。象乾以關上軍方喪氣,議發插部護關者三千人往,承宗以為然,告在晉。在晉竟不能救,眾遂沒,脫歸者僅六千人而已。”】
'2'【《明史袁崇煥傳》明史載:“……在晉深倚重之,題為寧前兵備僉事,然崇煥薄在晉無遠略,不盡遵其令。及在晉議築重城八里鋪,崇煥以為非策,爭不得,奏記首輔葉向高。
十三山難民十餘萬,久困不能出。大學士孫承宗行邊,崇煥請:‘將五千人駐寧遠,以壯十三山勢,別遣驍將救之。寧遠去山二百里,便則進據錦州……”】
第二章 計劃破產栽贓他人
孫老師是天啟二年六月底(二十六日)抵達山海關來巡閱,七月和袁縣令一干人醞釀了這個餿主意,結果一到九月這個計劃便徹底破產了,十三山淪陷,山民全部被後金擄掠而去。事後,孫閣老在一份檢查裡末尾,給順便提到了一下。
這麼大的閃失,就順便提了提?
沒錯,因為孫老師碰到了其他更倒黴的事,一是遭了雷劈,二是炸了萬斤火藥,所以特別寫了個檢查,說得好像是遭了天譴一樣,而十三山的事情就在檢查的最後順便提了一下,權當是活躍一下氣氛吧,也是算是安慰一下天啟……
把糟糕的事情湊一起,還能安慰皇帝?
對,這就是孫老師的水平,因為他告訴天啟,這年頭啊,真是倒黴事情太多了,到處都有啊(天人之變又不專於一方也),言下之意大概是,見多了就習慣了,別往心裡去。
不過,孫老師雖然是經常出餿主意、幹笨事,但之後認錯的態度都還是蠻誠懇的,上次掐架輸了,很豁亮的就來了一句“臣遂無以應”,這次也不例外,孫大人很直白的就說了句“而竟不能得”,之後還能臉不紅、心不跳,保持神情凝重,且語重心長的來了一句,這事關係重大啊(此中關係甚大、甚遠),彷彿這是別人捅的簍子一樣,實在是令人欽佩。'1'
孫大人寫的這個檢查,在《明熹宗實錄》裡也有的記載,算是孫老師奏章的縮略版,曰:“至九月初六日山民被陷,臣等愧不能救”'2'(言簡意賅),而緊接其後的是一封王象乾的辭呈,曰:“遼民被陷引咎乞罷”'3'。當然,《明史》裡也有與之對應的記載,就是之前提到的那段。
明史載:“象乾以關上軍方喪氣,議發插部護關者三千人往,承宗以為然,告在晉。在晉竟不能救,眾遂沒,脫歸者僅六千人而已。”
要說《明史》在此處的曲筆也實在是太狠了,明明是孫承宗、袁崇煥、王象乾一干人搞了這麼個破計劃、餿主意,王經略就只是在一旁聽了一句半句的,也沒見他吭聲,可最後失敗了,就硬要說是王經略不能救,天地良心啊!
其實,對於如何解救十三山站的難民,王經略一早就考慮好了。早在孫閣老來山海關之前,王經略就接到了十三山站難民的求救資訊,當時王經略還出了一個可行性報告,其中提到山民跑來報信說,山勢很陡峭,路不太好走,所以需要軍隊在山下阻擋敵兵才能安然撤下來。王經略一算,方圓四十里的山地,如果要四面都接引的話,起碼需要數萬軍隊,而他手裡只有五六萬潰軍,連守關門都尚顯不足,怎麼可能發得出幾萬兵去搞掩護?'4'
不過,王在晉並沒有放棄這些遼民,他決定採用比較隱蔽的撤退方式將他們營救出來。考慮到了這些難民都是拖家帶口的,又沒有交通工具,長途跋涉是肯定不行的,而十三山站又靠河比較近,所以王經略派出了覺華島上的水師去接應,並將接回來的遼民暫時安置在覺華島上'5'。走水路的安排較之孫老師的鐵人兩項賽(跑路+游泳),那可就明顯要人性化得多了。
相比之下,孫閣老的安排,其實是在組織極限運動,他老人家讓遼民們拖著家小、揹著包袱,走上200多里地,途中還得淌過兩條大河,一路要走到寧遠才能去投奔袁縣令,這也太折騰人了,恐怕連部隊拉練都沒這麼過分的。
在暫時將遼民安頓於覺華島之後,王經略又考慮到在冬天,島周圍的海平面如果發生封凍,那後金的騎兵便可來往自如,十分的危險,所以他又下令朱梅、周守廉將島上的遼民接到前屯安置'6'。應該說,如此的安排,是非常必要和穩妥的。
相比之下,袁縣令在“寧遠大戰”期間的部署就顯得太不負責了。寧遠大戰之時,正值隆冬季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