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岔河挺進,最後一直拓展到三岔河以東的耀州城下。
在這個過程中,孫閣老乾綱獨斷,罷“重城之議”,趕走王經略,提攜袁縣令,又續而支援“寧遠之修”,可謂是一氣呵成,而孫老師、袁縣令在御用文人和三位大能的筆下,那真是一拍即合,所見略同,不僅擦出了火花,還確立了師徒名分,自然也就成為了一段佳話。可是,這一通貌似順溜的說辭,卻是一番不折不扣的假話,因為在“重城之議”和“寧遠之修”兩者之間,還有一段關於“十三山”的故事。
在“十三山”的這個故事中,孫老師和王同學又上演了一出冤家路窄的好戲,他們二人續八里鋪之後再次發生了碰撞,遺憾的是並沒有撞出火花,而只是孫老師在碰撞之後,頭上和眼裡滿都是星星……
不過,《明史》裡可不是這麼寫的,《明史》敘述的主旨,依然是以貶低王在晉來吹捧孫承宗、袁崇煥,整個事情的經過在御用文人的大加篡改之後,達到了顛倒黑白、貽笑大方的效果。
史文的大意是,十三山一帶有難民十餘萬,被後金圍困了出不來。孫承宗到山海關視察,袁崇煥請求率領五千人駐守寧遠,以策應十三山,並且還打算派人去解救。孫閣老和薊遼總督王象乾進行了商議,考慮到山海關的軍隊是新敗的潰軍,所以王象乾提議讓蒙古部落派三千人前往,孫閣老點頭稱是,於是把想法告訴了王在晉,但王經略卻沒有能救難民,最終導致了十幾萬難民都落入了後金之手,只有六千人迴歸。'1'
依據史文的敘述,王經略面對被困的十幾萬遼民,好像只是眼睜睜的看著,任憑別人在一旁都提方案、想辦法,他卻始終是既無態度也無行動,實在可惡之極,如果再聯絡到先前重城之爭時,他被孫老師問得啞口無言的劣跡,於是蠢材、廢物、膽小鬼、廢柴、蠢貨等等的帽子估計又會一頂頂的開始向王大人頭上招呼了。不過,在王同學被帽子活埋以前,大家應該思考一下,這事情到底有沒有譜?
關於這個事情,我等草根首先注意到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三位大能中,只有金大俠因此事而挺身入局,義憤填膺的*王同學,而其他兩位大能,卻對此並沒有吭聲。
這實在有些奇怪,按理說王同學這麼一個劣跡,不正是下飯的好材料嗎?就算是以綠葉來襯紅花,也該來一手才對啊,但閻會長和當年明月為什麼不大書特書一把呢?他們怎麼輕易的就放過了王同學?
我等草根認為,應該有以下兩種可能,一是閻會長和當年明月“都”碰巧沒看到這段史文(有人信嗎?);二是他們認為這段史文有問題所以就沒深究。
這段史文在《明史》裡字數並不少,而且就緊接在八里鋪重城之後'2',所以閻會長、當年明月都沒看到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他們之所以沒提這件事情,那多半是因為其中有問題。
其實,這裡面的問題,單從史文的字面上就有所顯現。史文裡提到“寧遠去山(十三山)二百里”,這本身就說明寧遠距離十三山很遠。我等草根在查閱地圖之後,更是發現,十三山和寧遠之間,居然還有兩條大河相阻隔(大淩河、小淩河),這麼一來問題可就大了,因為在隔著兩條河的200裡外駐紮的5000人,那能算是策應嗎?典型的見死不救還差不多!
200里路,外加兩條河,對於十三山的難民來講,別說是逃命,就算是單純的徒步跋涉,也非常具體,嚴格的說,簡直就是鐵人兩項賽(跑路+游泳),而如果過河又沒有船隻,一路上還有被劫之險的話,那鐵人兩項賽就直接變成生死大考驗了。
另外,那時候也沒個電報、電話之類的通訊工具,幾百裡外有5000人據守鬼才知道。即便有十三山的難民千辛萬苦逃回來看到了袁縣令,那他們還會又折返跑的回去報信嗎?誰有那個體力和毅力去完成一個價值不大的100公里往返跑?
再說袁縣令,您守在200裡以外,中間還有兩條河流阻隔,就算有人跑來投奔,那能算是你袁縣令“策應”出來的嗎?說出來也不怕人笑話……
因此,這所謂200裡外5000人就能“以壯十三山勢”一聽就是書呆子的想法,非常符合孫老師和袁縣令的風格,而王在晉是老江湖了,能看得上一幫書生嘰嘰喳喳的比劃嗎?能跟他們比劃到一起去嗎?所以,正常情況下,王經略是不可能理會他們的,而這幫書生的比劃也多半是會落空的。
-------------------------------- '1'【《明史袁崇煥傳》明史載:“十三山難民十餘萬,久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