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把孫老師給賣了,真可謂鬼使神差,頗具傳奇色彩。當然,也不排除是《督師紀略》和《明史》合夥黑王經略黑過了頭,讓老天看不下去了,因此就安排了茅元儀這神來之筆,讓他揣著壞心卻辦了好事。
其實,王經略當冤大頭也就是在《明史》炮製出來以後。之前,尤其是在明朝,十三山這件事情一直都是定案,王同學對此也表達過很直白的義憤,就在孫老師先前那份牛X的檢查後面,王同學就附上了幾句*的批語,曰:
“晉接濟渡海收集覺華及前屯者甚眾,今閣臣坐視不救……向使經臣不易,十三山站之民,雖至今存可也。”'2'。
綜上所述,這十三山的水很深,而《明史》這一段也確實寫得太不地道了,看來閻會長和當年明月都沒有動筆寫還真是情有可原,相比之下金大俠就顯得太憨厚了,他老人家不知深淺的完全比照《明史》直接給翻了白話:
金大俠曰:“這時寧遠之北的十三山有敗卒難民十餘萬人,給清兵困住了不能出來。朝廷叫大學士孫承宗設法解救。袁崇煥申請由自己帶兵五千進駐寧遠作聲援。另派驍將到十三山去救回潰散了的部隊和難民。王在晉覺得這個軍事行動太冒險,不加採納。結果十餘萬敗卒難民都被清兵俘虜,只有六千人逃回。”'3'
總體來講,金大俠這段敘述,是基本比照了史文的,但“朝廷叫大學士孫承宗設法解救”這句是翻錯了,原文是“大學士孫承宗行邊”,這“行邊”的意思並不是專程來設法營救,其本意類似“視察”或“巡閱”。
其實,金大俠不過是一寫小說的,史料閱讀量極為有限,因此他根本沒有條件去實現使用多方史料來對證、求證,也就更談不上在考據之下去發現問題了,所以對於金大俠大家要多一些寬容和體量才好,畢竟他是外行,並且水平有限,而真正值得思考的是,有人知道了但卻不說,這其中所隱藏的就肯定不是水平問題了。
--------------------------------
'1'【《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大學士孫承宗奏:“大學士孫承宗奏:“臣以六月二十六日入關城……臣初與督臣象乾計欲以五千兵據寧遠,令義民望之以為歸,而督臣更欲發西虜之勁者三千,以為護……此崇煥議而臣與督臣更議之……而經臣謂當從覺華入大淩河,以舟船接之,歸是議也。獨覺華之千五百兵議在臣未至之先”】
'2'【《三朝遼事實錄》卷十一】
'3'【金庸著《袁崇煥評傳》】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章 孫老師眼中的憤青
前文曾提到過袁崇煥初到遼東後就越級告黑狀這件事,此事可謂是驚動了黨中央(東林黨),而這一狀也確實對遼東形成了重要的影響,它引發了一系列的後續事件,比如王經略下課,孫老師接手,停了八里鋪重城,丟光了十三山義民,擴軍備戰、軍費激增,大修城池、臺堡,最終導致朝廷腰包被掏空等等。
再後來,又發生了許多事情,大都比袁同學告黑狀更為搶眼,例如東林黨垮臺,閹黨掌權,孫樞輔老請病假,馬世龍總遭彈劾,孫老師不顧一切謀大舉,結果稀裡糊塗遭慘敗等等,看得人是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而在此過程中人們大多會很容易忽略掉一個細節,那就是當初袁縣令那一狀到底告準了沒有。
這個問題似乎是一提出來就有答案的,因為關於這件事《明史》裡有明文敘述,史文寫得很明白,一句“承宗竟主崇煥議”說得是再清楚不過了,試問這狀還能沒告準嗎?
明史載:“承宗謀於總督王象乾。象乾以關上軍方喪氣,議發插部護關者三千人往,承宗以為然,告在晉。在晉竟不能救,眾遂沒,脫歸者僅六千人而已。及承宗駁重城議,集將吏謀所守。閻鳴泰主覺華,崇煥主寧遠,在晉及張應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煥議。”
不過,雖然《明史》上是這麼寫的,但畢竟只是清修《明史》的一家之言,史實則未必如此。
另外,即便是《明史》的記載中,也有很突出的問題,那就是史文存在著前後矛盾。《明史》先前的史文中提到,孫閣老和王象乾並沒有批准袁縣令帶五千人去寧遠的請求,而是要派了三千蒙古人去,但後面又來了一句“承宗竟主崇煥議”,這就很奇怪了,你孫老師既然給袁縣令撐了腰,讓他去修寧遠,可怎麼又不讓他去寧遠呢?這不自相矛盾嗎?
為了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我等草根查閱了孫老師的奏章原文,結果在其中果然發現了大問題。
孫老師具體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