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在寧遠修一座要塞,而是想把王經略的“八里鋪重城”搬到寧遠去。
“重城之爭”發生於天啟二年,而到了崇禎元年,孫、王二人又掐了一次,這次掐架所留存下的文獻,才把這件事情說了個清楚。當時,孫老師已經因為柳河之敗而下臺了,可某日,他和別人掐架時,卻故意扯上了王同學。
孫老師不僅說王同學的“重城之議”遭了眾人反對(其實眾人都支援),而且還說自己在守遼時大有成就,修了城堡四十七座,造辦了軍械、戰車、兵船、牛馬牲畜、官衙民舍無數,良田5000頃,一年屯種能掙15萬兩銀子,另外還有3萬多的利錢,能省下18萬的軍餉(好大的數啊)。
孫老師這樣說,實質上是隻提這麼些年他花錢買來的東西,卻絕口不提買東西花了多少錢(每年五六百萬),而朝廷被他逼得都快破產的事情,更是一個字都不說'3'。
王同學一聽就火了,於是馬上發帖子痛斥孫老師,把孫老師的斑斑劣跡都列出來數落了個痛快'4',其中什麼都有,比如變亂成法、兵無不虛、餉無不耗等等,大意是為了你孫大人搞的那些政績工程,朝廷都快揭不開鍋了,可謂竭海內之力啊,但最後卻換來了個柳河之敗,你也不臉紅?再說,柳河之敗中,你的部隊也太詭異了,號稱十二萬人的部隊,敗退回來一點,好傢伙,只剩下五萬八,請問那六萬二千人哪裡去了?是吃空餉了,還是都陣亡了?(這個問夠得絕,怎麼選都是死)
接下來王同學又複述了當年八里鋪重城之爭的細節,說他當初要收歡喜嶺等處險要於內,所以才動議築八里鋪,眾人都說不錯,就你孫樞輔來了才嫌在八里鋪築邊牆太近,說什麼要把這邊牆推進200裡,到寧遠、窟窿山去築邊牆,說得是好聽啊,但可惜的是你老人家守遼足足有四年,卻至今都還沒有一磚一石之修築,結果導致這兩個方案都報廢了(兩議俱罷),說到這事兒你還來勁了?真是奇了怪了……王同學一番斥責,洋洋灑灑、有根有據的,大有你孫老師也有臉皮來掐架的氣勢。
崇禎一看,便犯了愁,一來是水有點深,因為此事在遼東牽涉面也比較廣;二來這掐過去、掐過來的,都涉及到了袁縣令,因為袁縣令正好就是那個告黑狀的,所以也當然的成了這場後來載入史冊之掐架的始作俑者。不過,袁縣令如今是薊遼督師,帶著十幾萬人在前方作戰,而王同學此刻又正是殿前的兵部尚書,所以崇禎認為大家何必因為一個下臺的孫老師而傷了和氣呢,於是就說幾句注意團結友愛的話,試圖把包揉得散開點就算了,也沒想要深糾,所以他的批覆基本是和稀泥:
崇禎批覆:“邊疆多事,卿與督師,同心共濟,勿以浮言介意。”'5'
雖然,事情最後是不了了之,但在王同學的這篇帖子裡,卻透露出了一個重要資訊,那就是直到崇禎年間,孫老師的還欠著一份作業沒有完成,有一條邊牆,至今無一磚一石之修。這條資訊引出了一個先前還比較模糊的細節,即在八里鋪重城之爭期間,實際上有三個方案,一是王同學修八里鋪那道邊牆的方案;二是袁縣令要以寧遠為要塞據守的方案;三是孫老師自己的方案,也就是將八里鋪重城克隆到寧遠、窟窿山,在寧遠一帶修一道邊牆。
當時,孫閣老駁了袁縣令、罷了王同學,最終主張了自己將八里鋪重城推進200裡到寧遠的方案,其中還附帶了覺華島,於是才有了孫大人所謂“當寧遠之衝,與覺華相犄角”'6'之說,只可惜到了崇禎元年,寧遠還是一座要塞,而非邊牆,所以王同學才以“兩議具罷”、“無一磚一石之修”來反詰下了臺的孫老師。
--------------------------------
'1'【閻崇年著《袁崇煥傳》“山海關成為明朝阻擋後金軍的關門,寧遠的戰略地位尤為凸顯。但此期間明朝戰略家們沒有認識到寧遠的重要戰略地位。隨著明朝與後金的形勢變化,其重要地位才開始為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家們所認識。袁崇煥首先發現寧遠的戰略價值,展現出其卓越的軍事謀略。孫承宗採納袁崇煥議守禦寧遠……”】
'2'【金庸著《袁崇煥評傳》金大俠:“那時袁崇煥仍力主築城寧遠。朝廷中的大臣都反對,認為寧遠太遠,守不住。大學士孫承宗是個有見識之人,親自出關巡視,瞭解具體情況,接受了袁崇煥的看法。”】
'3'【《崇禎長編》卷十三“臣來關外,止有八里鋪一堡,中前所一城,以安哨馬。臣與各將吏拮据四年,有四十七城堡,有三十萬遼民,有三萬遼兵,有五萬弓弩火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