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吟留別》中,李白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我看來,這一句話是對李白整個自由精神和獨立人格的高度概括,是他整個人生觀的中心點和基石。林庚先生用“李白的布衣感”來概括李白身上的這種特質,我以為尚不如這兩句詩全面。概括地說,這種特質就是,自由的、適意的個性追求,開放的、平等的價值觀念,樂觀的、向上的理想色彩,健康的、飽滿的青春熱情。所有這一切,就像一面輝耀著那個時代的最激動人心的大纛,昭示著李白的意義之所在。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秋浦河裡充滿詩意的憂愁(1)
秋浦歌/李白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啟功先生有幾句話,談唐詩的特點及此前此後各個朝代詩歌的特點,很有意思。他說:“唐以前詩是長出來的,唐人詩是嚷出來的,宋人詩是想出來的,宋以後詩是仿出來的。嚷者,理直氣壯,出以無心;想者,熟慮深思,行以有意耳。”
唐人出口即能吟出詩來,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整個唐人的生活都特別富於詩意。在這個大氣磅礴的社會里,整個地瀰漫著一股青春的氣息、一抹夢幻的色彩、一片詩意的氛圍。唐朝給人的感覺是,人人都激情四溢、感情充沛,一說話就雲煙滿紙、詩意盎然。在這樣的環境土壤裡,唐詩只可能是嚷出來的。唐詩怎麼“寫”得出來、想得出來呢?
謂予不信,請讀唐詩!猶且不信,請讀唐傳奇!唐傳奇到處都是詩意,到處都是詩!只要親口品嚐一下,你就會因領略到唐代文化變幻多姿的瑰麗、夢幻般的想象力和青春絢爛的色彩而醉倒!
李白的《秋浦歌》是嚷出來的。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這起句非同凡響。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說:“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瀑布彷彿是一道銀河從天而降,也才誇張到三千尺。而作者的白髮拖曳到地上,竟然達到了三千丈!這是多麼駭人心目的景象,這是多麼令人驚異歎服的想象力。然而,藉助藝術的魔力,這誇張竟能超越日常尺度的不合理而變得合理。“燕山雪花大如席”,“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在這裡,我們除了真切感到那形象的巨大鮮明及其力量氣勢的不可遏抑之外,哪裡會想到這誇張究竟合理不合理呢?
“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明鏡裡”的“秋霜”當然不是霜,乃白髮也!這白髮當然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長。因此,上一句裡那個巨大的形象——三千丈,也就不再是白髮而是愁了。在這裡,“愁”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已經賦予我們一個最直接最鮮明的印象。
自古以來,那些最成功最優美最出色的詩篇,都是把“愁”化為日常生活當中的具體物象來描寫的,這是一條藝術的規律。
《詩經·邶風·柏舟》:“心之憂矣,如匪浣衣。”你看,這是多麼樸素而又新穎的比喻。女子心中的憂傷無處排遣,好像穿了一件未曾洗的髒衣服那樣難受!
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曹操說,憂愁只能用酒來排遣。李白卻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憂愁的無可排遣,正如以刀擊水一樣,是多麼的徒勞啊!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憂端齊終南,■洞不可掇。”憂愁啊,你像終南山一樣高,你那樣地廣漠無邊,不可收拾。這讓人想起《靜靜的頓河》中葛利高裡所說的話來:“我的心空蕩蕩的,就像這遼闊的草原。”
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如春水,滾滾東流,這是多麼地新鮮、靈動、生意盎然。賀鑄《青玉案》:“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又是多麼纏綿、迷亂、飽滿。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這又一下子使得憂愁有了質感和重量,多麼不可思議!
一句好詩,就像一片用水洗淨了的天空。純粹的詩意,使人忘記憂愁。
據說,李白曾經五上秋浦,在這裡揮毫寫下了以《秋浦歌十七首》為代表的45首千古名篇,以致後世把秋浦河譽為“詩之河”。“白髮三千丈”即是其中的第15首。這組詩中的其他名句還有:“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猿聲催白髮,長短盡成絲”“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等等。
說到秋浦河,我有一點發言權。20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