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裡面放有筆墨和紅紙。
建森對姚茫說:“請姚爺賜教。”
佛心生怕姚茫聽不懂,一旁說:“魯地這一帶給孩子起名,要寫在紅紙上,橫幅式貼,將來貼在客廳東牆上。乳名要在正中,大字。字號要寫在右下角,小字。然後是年庚壽辰。也是小字。”
姚茫明白了,卻面有難色,說:“字號一般都是老師所起,這……”
他之所以為難,因為習慣上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絡。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
“請姚爺不拘習慣。”建森說,“你們兩位既來到我府上,本是一種緣分。這孩子生下時有你們相伴,耳濡目染,意味著你們就是他未來的老師。為一碗水端平,你們各起一個字,合起來就是他的字號。”
佛心半目微閉,說:“思!”
姚茫略作思忖,說:“遠!”
建森說:“思——遠。”這時天色突然放亮,他心一動,走到天井下,向天上望子成望去,只見天際已有陽光,一抹雲彩徐徐掠過。
“哇”地一聲,一個嬰兒的哭啼的聲音從內室傳出來。
“是男孩,我家奶奶生了個……小少爺!”候在門的小丫環撞撞跌跌跑到天井跟前說。
那三柱香果真灰盡。一屋子的人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喜氣洋洋地互相拜賀起來。
建森再瞅向天井口,見天際的雲彩像一塊巨石突兀,形似臥牛,昂首仰望天際,雙角拱曲腦後,形象逼真,就下意識說:“吳牛喘月!”
眾人一時摸不著頭腦,吳老爺是不是喜過頭了,莫明其妙嘣出這四個字來,吳牛,多難聽?
17 逢水澆吳中
本章故事提示
接生婆說:“可不,夫人說,這生的什麼東西?我說,你生的是天上的星,逢水澆星,才能發達!”
建森聽了大為受用,吳牛不是喘月,而是伴月。於是他對丫環說:“給麼麼賞銀十兩!”突聽佛心說,這乳名起
************正文************
八娘在江南呆的時間長,知道水牛多生長在長江、淮河一帶,古代這個地方叫做吳,所以那裡的牛就叫做吳牛。水牛很怕熱,喜歡泡在涼快的水裡,它只要一看到太陽,就會全身發熱,喘個不停。有一次,水牛看見月亮,誤以為是太陽,便嚇得大大的喘起氣來。“吳牛喘月”就是這樣來的。
然而她怎麼好意思說出來口?難道他希望這孩子生下來膽小怕事,見誰怕誰,那這孩子還有什麼用?小來不動,長大無用,這是句俗語。
佛心心裡也暗自思忖,吳兄也真是的,這吳牛喘月怎麼用到孩子的起名上?
在晉國初期,官至尚書令的滿奮,有一次去見晉武帝。晉武帝接待他,叫他靠北窗坐下。北視窗立著一面琉璃屏風,看上去好像只有一個擋不了風的空架子。滿奮向來有怕風的毛病,因此不敢坐到北窗那邊去,但是皇帝讓他坐,又不能不坐,這就進退兩難,一時不知怎樣才好。晉武帝知道他有怕風的毛病,見他這樣,料到他沒有認出屏風上的琉璃,於是指指琉璃屏風,笑了起來。這時,滿奮才發現自己鬧了笑話。他一邊走向北窗的座位,一邊自我解嘲,笑道:“臣猶如吳牛,見月而喘。”
“好!”姚茫突然打破眾人遐思,高叫一聲,“通靈犀!唐代李商隱說,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神州異物志》亦說,犀有神異,表靈以角,因曰靈犀。”提筆醮飽墨汁,深呼一口氣,行雲流水寫了下去。
而另一邊,八娘問剛走出來的接生婆:“這孩子怎麼不哭?”
接生婆說:“只哭了一聲。我打他的屁股,他不哭反而笑。”
八娘說:“這孩子不哭只笑?”
接生婆說:“可不,夫人說,這生的什麼東西?我說,你生的是天上的星,逢水澆星,才能發達!”
建森聽了大為受用,吳牛不是喘月,而是伴月。於是他對丫環說:“給麼麼賞銀十兩!”突聽佛心說,這乳名起的好,快步走到桌旁一看,只見紅紙上寫著碩大的二個字:吳中。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18 重逢火神廟
本章故事提示
吳中出世的第二天,姚茫離開吳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