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頁)
”。
錯誤參照物的選擇,導致了社會公眾非理性的自我認同。這種非理性的自我認同的極端就是由於無法調和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而導致社會不穩定因素的產生。這是我們值得關注與思考的問題。
3�相對剝奪感
在中國新興中產階層崛起之前,中國存在著一箇中間階層,他們就是所謂的“公家人”,主要是指領“皇糧”、拿工資、享受社會保障的國營(及大集體)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他們主要分佈在城市中。改革開放以來,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感召下,社會上迅速崛起了少數富裕群體。這就讓原先處於社會中間層的“公家人”有明顯的“相對剝奪感”。他們感覺自己被歷史無情地拋棄,開始向社會中下層滑落。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自我認同與定位偏差(3)
一般來說,在社會經濟差異不斷擴大的時期,人們體驗到的不公平感與個人的社會經濟狀況緊密相關,這在絕大多數社會中都是如此。然而,在當前中國社會中,除了個人的社會經濟狀況以外,還有一個特殊因素對人們的不公平感產生強烈影響,這就是體制分割或者也可以稱之為部門分割。李春玲,同前引書,《當前中國人的社會分層想象》。
根據工作單位的所有制型別,處於就業狀態的受訪人可以被分為兩類:一類是體制內就業者,他們從業於公有制單位(如黨政機關和國營、集體企業);另一類是體制外就業者,他們從業於非公有制單位(如私營、個體、三資等)。一般認為,體制外收入差距較大,人們的不公平感可能要強一些;而體制內收入差距較為平均,人們體驗到的不公平感要弱一些。但實際情況是,在體制外就業的人雖然收入差距很大,但收入較少的人並不認為老闆或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收入高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人們認為這種收入差距是一種激勵機制,只要勤奮努力、業績好,誰都有望提高收入。但在體制內,人們對分配不公平的抱怨則非常強烈。首先,對不同單位、不同部門的收入差距有很大意見,同樣行政級別、做同樣工作的人在不同的部門收入差距極大;其次,對本單位內部的經濟分配也怨言極多——包括那些收入水平高的“好單位”的就業者,對於誰提升了誰沒提升、誰加工資誰沒加工資、誰分了房誰沒分房有很多的抱怨。這就說明,當前社會不公平感的產生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