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20~29歲為921人,佔有效樣本的30�3%;30~39歲為547人,佔有效樣本的18�0%;40~49歲為493人,佔有效樣本的16�2%;50~59歲為435人,佔有效樣本的14�3%;60歲及以上為404人,佔有效樣本的13�3%;此外,另有15人拒絕回答,佔樣本的0�5%。(3)樣本的城市分佈:北京市樣本數為606人,佔有效樣本的19�9%;上海市為604人,佔有效樣本的19�9%;廣州市為603人,佔有效樣本的19�8%;武漢市為608人,佔有效樣本的20�0%;最後,南京市為617人,佔有效樣本的20�3%。
在整個電話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被訪者對本次電話問卷調查非常理解,並積極給予支援與配合,從而使我們順利地完成了這次電話問卷調查任務。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進行對比,我們發現無論從性別結構還是從年齡分佈上考察,本次全國五大城市的調查結果與上述五城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之間的一致性很高,這表明本次調查的質量比較理想,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電話問卷調查完成後,我們採用SPSS 11�5統計分析軟體對全部資料進行統計處理;同時,我們也對上百盤訪談錄音進行了認真的整理。整理後的個案編碼由字母和數字組成,字母為被訪者所在城市的漢語拼音的首字母,數字則代表被訪問者的先後順序。如“B1”,表示北京的第1號訪談者;“S5”則表示上海的第5號被訪者,以此類推。
研究的第三個階段為時近12個月(2004年7月~2005年6月),在這12個月裡,我們先後舉辦了多次研討會,分析相關資料和資料,並開始按共同擬定的綱要撰寫《全球中產階層報告》和《中國中產階層調查》兩部著作。同時,為了瞭解1949年前中國中產階層的成長狀況和中國臺灣地區中產階層的歷史與現狀,我們還專門邀請了有歷史學背景的連連博士和來自臺灣的胡正文博士撰寫了附錄一“1949年前的上海中產階層”和附錄二“身處變遷下的臺灣中產階層”。現在我們能夠看到,透過我們近30個月的共同努力,有關中國和全球中產階層發展與現狀的敘事經緯已經編織而成,儘管其中存在許多不完善和疏漏之處,但它起碼為我們的解讀提供了歷史與現實文字。
有關本項研究的若干說明(2)
第一章中產階層的認同及其建構
中產階層的認同及其建構
我國2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使原來僵硬的社會階層結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鬆動,人們的職業、身份和社會地位迅速變化。肖文濤:《中國中間階層的現狀與未來發展》,《社會學研究》2001年第3期,第93頁。社會的各種力量在重新分化組合之後,一個粗具規模的中產階層嶄露頭角。學者們紛紛著書立說,對這一新興社會事物給予了高度關注。但是,由於這一中產階層出現的時間尚短,國內對它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關注點也僅限於中產階層的來源、構成、規模、行為特徵和發展前景等問題,張宛麗:《現階段中國社會分層近期研究綜述》,轉載自《中國社會學網》,文章來源://�sociology�cass�net�cn/shxw/zxwz/t20040712_2272�htm。作為主觀意識層面的中產階層認同研究略嫌不足。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城市中產階層的日益發展壯大,中產階層自身開始對自己的社會地位產生了朦朧的意識與身份訴求。而社會大眾對這一階層的認識卻非常模糊,各種看法與意見雜味相陳。中產階層認同存在著較多的困惑與較大的侷限,這無疑將會對中產階層在中國的健康發展帶來障礙。瞭解當代中國中產階層認同現狀,並積極建構理性的認同,將對中產階層的順利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認同:探討社會分層的新視角(1)
任何社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資源佔有的不均等,由此而形成了社會分層。西方社會研究社會分層有諸多理論,而每一種理論又指導著一定的社會分層方法。比如說: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認為,進入工業社會以後,“工資、利潤和地租”是一切收入的三個最初來源,勞動者獲得工資,資本家得到利潤,地主得到地租,因此,社會上形成工人、資本家和地主三個主要階級;德國古典社會學家韋伯認為,一個社會具有經濟、政治、社會三種基本秩序,所以就產生了根據財富收入、權力和社會聲望區分人群的三種基本的分層系統;英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吉登斯認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