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社會根據三種“市場能力”劃分為三種階級,即掌握生產資料的市場能力的上層階級、具有教育和技能的市場能力的中產階層、具有體力勞動的市場能力的下層階級;法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布迪厄則透過不同的人群對吃、穿、住房、商店、診所、傢俱、汽車以至音樂、書籍、戲劇、寵物、花、兒童玩具等的消費品味偏好,來分析和揭示這些消費品味偏好形成的社會分層結構。李培林:《話說社會分層》,李培林、李強、孫立平等:《中國社會分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第6~7頁。
1949年,美國學者理山特斯開始採用主觀自我階級認定的方法,來探討美國的社會結構。蔡淑玲:《中產階層的分化與認同》,蕭新煌主編《變遷中臺灣社會的中產階層》,巨流圖書公司,1989,第83頁。他是較早採用主觀認同方式來研究社會分層的學者,此後,陸續有其他學者步其後塵,從階級意識的角度來探討社會分層問題。在他們看來,所謂“階級社會”,其重要特徵之一就是階級意識的存在。許多社會學家相信,階層分化是階級意識的運作而形成的。蔡淑玲:《中產階層的分化與認同》,蕭新煌主編《變遷中臺灣社會的中產階層》,巨流圖書公司,1989,第82~83頁。而其中,認同是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
認同概念及其理解
“認同”譯自英文identity。“認同”一詞起源於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簡金斯指出“認同”一詞有兩個含義:第一,同一性,即兩者之間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獨特性,它表現為在時間跨度中所體現出來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因此可見,“認同”揭示了“相似”(similarity)與“差別”(difference)的關係。“同一”與“差別”是認同的兩個不同的方面。一個人的前後同一特性或一個群體成員之間的相似性,其實也就構成了與其他人或其他群體的差別。 Jenkins; Richard;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ing Group; 1996); pp�3~4�
“認同”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迄今為止並無一個統一的定義。“認同”從哲學中產生,因被心理學家艾裡克森應用在青少年同一性危機的研究中而為人熟知。60年代開始,西方學者將其在社會學、政治學、哲學、文學、人類學、民族學等諸多領域中廣泛應用,“認同”在不同的學者那裡享有不同的含義。
社會心理學家凱爾曼在描述態度變化理論時,給認同所下的定義是:個人因為想要同另一個人或群體建立或維繫一種令人滿意的關係而接受影響時發生的。簡而言之,即它是指由於喜歡某人或某群體而自願接受他人的態度,這雖然還不是自己的態度,但已接近自己的態度。心理學家裡克羅夫特則將認同分為四種型別:一是原發性認同,指幼兒期的認同,由於主體幾乎與客體沒有區別,所以它是未定的;二是繼發性認同,即自居作用,它是一種防禦機制,並導致了超我的形成;三是投射認同;四是心力認同。投射認同和心力認同也是一種防禦機制,其中包含了幻想,在幻想中主體投入並吸收、控制客體。認同與模仿有區別,模仿往往被認為是認同的外部形式。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倫森認為,認同是一種對社會影響的反擊,做出這種反應,是由於個人希望自己成為與施加影響者一樣的人。由於在認同過程中個體滿意地確定了自己與所認同的個人或團體的關係,因而採取了一種與他人相同的行動。認同區別於依從之處在於個體能夠逐漸相信自己所採取的觀點和準則,但對這些觀點和準則的信仰還不夠堅定。如果一個人發現某個團體或個人在某一方面對自己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他就會由於喜歡該團體或該人而傾向於接受其影響,採取與其類似的準則或態度,從而成為與施加影響者一樣的人。認同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獎賞或免受懲罰(如依從那樣),而只是為了和那個人一樣。美國《心理學百科全書》對認同則做了如下解釋:認同是精神分析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指的是主體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以構建自身人格的過程。
我國心理學界對認同也有多種解釋。在費穗宇主編的《社會心理學詞典》那裡,認同的解釋是:認同是一種情感、態度乃至認識的移入過程。費穗宇主編《社會心理學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第45頁。在朱智賢主編的《心理學大詞典》中,認同是“社會化過程中個體對他人的整個人格發生全面性、永續性的模仿學習”,它是“一種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