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房地產評估師、營銷人員、影視製作人、股票經營者、計算機軟體設計者以及其他型別的自由職業者。下一步我們應該在產業結構最佳化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快職業結構的合理分化,並賦予其相應的經濟報酬和社會地位評價,為促進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提供適宜的溫床。
(4)儘管中等收入群體直接體現為其成員的收入水平的高低,但是所有的人都意識到擴大中產階層的關鍵因素在於發展教育事業。在當今中國社會,要有效地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從教育領域而言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要積極穩妥地發展高等教育事業,最佳化專業結構,使得我們的高等教育體系能夠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使得我們能夠為更多的人成為中等收入群體提供基本的教育和素質保障;其二,最佳化教育結構、平衡教育資源,在率先發展高等教育的同時,大力發展義務教育、農村教育和職業教育,即使我們不能在短期內將大多數低素質人口尤其是農村人口打造成中間階層的後備軍,我們起碼應該努力使他們的第二代能夠獲得與他們的未來相稱的教育。對教育資源的平等佔有從某種程度上說比對物質資源的平等佔有更為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前途和未來。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應該為每一個人的健康發展提供良機。
有關本項研究的若干說明(1)
在進入對中國中產階層實證研究的論述之前,我們有必要對與本項研究有關的問題給予簡略的說明。自2002年底起,為了對當前中國新興的社會階層——中產階層能有比較全面和深入的認識,在###“優秀青年教師教學與科研獎勵計劃”和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專案基金”的支援下,我們成立了由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教師和博士研究生組成的“中國社會變遷與中國都市中等收入群體的成長”課題組,課題組由周曉虹教授擔任主持人,並聘請了陳友華和風笑天兩位教授擔任學術指導,參與者則包括了王建平、許榮、張春明、陳曙紅、王奕紅、連連、沈暉、杜駿飛、胡翼青、王曉燕、王詠、胡正文、周海燕等十數人。
本項研究歷時近30個月,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為時12個月(2003年1月~2003年12月)的時間裡,我們收集並在專題研討會(seminar)上研讀了歐美及世界各國數十種有關中產階層研究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編撰了《“全球中產階層”研究集粹》。現在,這一《集粹》已經改寫成《全球中產階層報告》一書,作為本書的姊妹篇同時推出。在《全球中產階層報告》中,我們討論了中產階層的理論界定、全球中產階層發展的歷史脈絡、中產階層的主要概念型別,以及全球化與中產階層的未來;接著,透過對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北歐、日本、俄羅斯、印度、韓國、巴西以及中國的臺灣和香港等國家或地區的研究,在展現全球中產階層的發展歷程和現代狀況的同時,著力對美國、歐洲和東亞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中產階層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比較,全方位地探討了“中產階層”這一後工業語境中的全球話題。
研究的第二個階段為時6個月(2004年1月~2004年6月),在這6個月裡,透過北京、上海、廣州、南京和武漢的抽樣和電話訪問系統,我們完成了3038份問卷的調查,並在上述5大城市及蘇州和深圳等地先後完成了100多位中產人士及相關成員的個案訪談。
《中國社會變遷與中國中產階層的成長》的調查問卷共擬定了79個問題,除了個人與家庭的社會背景以外,包含了與中國中產階層及其發展有關的8個主要問題,這就是身份認同、消費行為、休閒方式、社會交往、教育與文化傳承、文化品味、政治參與以及傳媒接觸等。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本題為《中國中產階層調查》的著作,其主要章節就是根據這8個方面寫成的。
這3038份調查問卷透過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電話訪問系統完成。具體抽樣方法為:首先從上述五個城市的黃頁電話號碼簿中獲得各城市的電話局號,然後按照各城市電話號碼位數(n)與電話局號位數(m)之差(n�m),由計算機自動生成0~10n…m之間的隨機數,最後由局號×10n…m+隨機數即組成電話號碼樣本。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最後完成的3038份有效樣本進行簡單的分析:(1)樣本的性別分佈:男性樣本數為1503人,佔有效樣本的49�5%;女性樣本數為1535人,佔有效樣本的50�5%。(2)樣本的年齡分佈:19歲以下的樣本數為223人,佔有效樣本的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