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頌的人才,反而是被人憎恨的“惡狼”。我們誇獎一個人時常說:“這個人是一塊好料,是一塊好鋼”,是把鋼材比喻成人才,品質好的鋼材才會發揮出很大的作用,品質不好的鋼材常常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就像建樓房、橋樑的鋼材,如果品質不好,就可能造成房倒橋塌。雖然過去也強調品德的重要性,其實強調得不夠,我們說用人要德才兼備,把德和才放在同等的地位上來看,其實是降低了德的身價,抬高了才的身價。
德才兼備作為選人標準的提法是對的,有德有才方能用。但培養人才、理解德和才之間的關係時,不能簡單地把德和才一分為二,更不能對立起來看,德和才是不能完全剝離開來的。一個人的品德好壞主要是透過行動和語言展現的。一個人的品德不是虛的,而是實的,要用事實證明他的品德是好還是壞。證明他有好品德,需要他有良好的行為,這個良好的行為是一種才能。
有的學校把德與才對立起來看。有師生認為德育課浪費了學生學知識的時間,認為德是虛的、輕飄飄的,不管用。其實德也是知識,而且是人類最根本、最重要的知識,是最基礎的知識,把德的知識學會、用實,學其他知識會更快,應用知識的效果會更好。倘若德的知識沒有學好,問題就大了,像“範跑跑”那樣畢業後連最起碼的仁愛的道德知識都沒有,還自認為自己是人才,畢業後怕勞動怕吃苦,玩世不恭,認為自己追求的是“自由”和“公正”,其實他追求的只是他個人的自由和公正,是一種極端自私的表現。在危難之時忘掉自己做老師的責任,還把自己的自私當做明智的選擇,只講獲取,不講奉獻;只要個人自由,不尊重他*利。所學的那點知識用於狡辯,推卸責任,與他人、與社會格格不入。
現在很多學校、部門對道德重要性認識的不足,他們認為有才就可以做國家棟梁,這種思維非常危險。連做人的根本都不知道,僅懂得一點書本知識,想成就事業,成為國家棟梁是不可能的。成功就像建大樓,德是鋼筋水泥等組成的骨架,才是大樓精美的外形和裝飾。富麗堂皇、高大聳立的外表全靠德的積累和支撐。不論多麼成功的人士,只要德出了大問題,都免不了轟然倒地的結局。陳希同、*過去算是人才吧?結果呢?
世界上成功的大公司、大企業,無一例外地把品德作為人才招聘的根本條件。他們不直接拿出“品德”這樣一個社會規範的詞語,但強調的人才標準都是中國人說的品德範疇。注重品質、品德,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優秀企業堅持得非常好,企業用人時,對不講誠信、不負責任的人,一票否決,而我國很多企業還做不到這一點,認為有“才”,不用太可惜;品德不好,只要能力強也是人才,對人才不能求全責備,對人才不能苛求過多。“允許犯錯誤”這個觀點是對的,但品德不好,既不仁愛又不虛心,做人的根基都沒有,不是一個小問題。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不能重用品德差的人。若不相信,並委以重任,最後出了大問題,再去捶胸頓足地後悔。
我們強調品德,還有一個原因:品德是一種性格,它有穩定性和延續性,雖不是永久不變,但可以長時間保持。幼兒時期,說錯話、做錯事都可以得到原諒,不會被人戴上“品德差”的帽子,因那時還沒有形成穩定的品德;但我們到了成年之後,自身的品德就有一個穩定性,這時候我們的言行常常會被別人拿來作為定格品德的依據,來預測他將來是做好事還是做壞事。比如說你剛接觸一個陌生的中年人,你看到他做了幾件好事,可能在心裡認為他有仁愛的品德,會更樂於與此人交往,心裡認定與之交往不會上當;如果你見到一個人做事能堅持到底,你就會認為他很有毅力,將來有事情交給他辦,他一定會把此事辦得有始有終。事實上,品德的穩定性是我們預測他人未來行動的一個科學理論依據,經常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品德包括很多內容,我們強調的只是促進成才的根本品德,即仁愛、虛心和自強不息。讓想成才的人們朝著這三方面努力,其結果是:人們更有愛心,更受群眾歡迎;更虛心學習,不斷進步;更自強不息地做事,更能堅持到底,為社會做出更大、更多的貢獻。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所以,我還是強調:與其說德才兼備不如說品德就是人才。這既有利於修煉品德,也有利於提高才能。
我在公司時經常強調一句話:虛心就是能力,品德就是人才。。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二節 人才觀察
第二節 人 才 觀 察
實事求是才是創新型人才的根本
農民中有很多人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