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商人聽了,尷尬地笑了笑。
向一個人伸出熱情之手給予無私的幫助,的確是重要的,但更為關鍵的是,我們不能讓對方感到傷了自尊。幫助一個人,要體現自己的心意是好的,同時要了解對方是不是真的需要幫助,否則你的幫助是多餘的。
不能讓好意變成“壞心”。有兩個女中學生看見一個孤獨的盲人鄰居很可憐,想為他做點好事。有一天,她們發現盲人一盆已洗好的衣服放在繩子下,還沒來得及晾曬。她們想做“無名英雄”,就悄悄地去晾曬。可是當她們剛晾好衣服的時候,看見盲人走過來了,一個女生脫口而出:“瞎子來了。”說罷兩個人就要離開,可是盲人已經聽到了女生的說話聲。他發現自己的衣服不在盆裡,第一判斷是幾個女孩把它藏了起來,他頓感自己受到了她們欺負和羞辱,就破口大罵起來。這件事被其他鄰居知道了,也以為兩個女生欺負了盲人。兩個女生的父母聽到這件事,就批評自己的孩子。可是兩個女生感到很委屈,她們並沒有欺負盲人,而是真心幫助他。
這兩個女生做好事幫助人,結果反而搞得雙方都不痛快。如果她們掌握了正確的方法,直接對盲人說:“我來幫您晾衣服吧。”那麼就不會出現這樣“幫人惹禍”的事。
與人相處忘掉人我之異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論語》
曾子說:“有才能的人向庸才之人求教,知識廣的人向知識淺的人求教。有學問的就像無學問,知識充實的就像虛無的,受到冒犯也不計較。從前我的朋友曾經就是這樣做的。”
曾子說自己有這麼一個朋友:充實的境界,好像是虛無一樣;別人侵犯凌辱,也不去與其計較。他所修煉的就是這種境界,他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去掉分心別唸,忘掉人我之異,然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地步。這個朋友,指的是顏淵,他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而且成功了。所以,曾子便以此來勉勵教導學生,使他們對真正的人生境界有所追求和體驗,不至於枉生一世。
曾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在學習上保持著謙遜態度,“問於不能”,“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希望人們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其“犯而不校”表現的是一種寬闊的胸懷忍讓的精神。
曾子誇獎他的朋友,目的是教誨他的弟子,為人要虛懷若谷,廣泛學習,如此就能成為人人稱頌的君子。
凡是有才氣的人,容易犯一個錯誤——自滿而不肯向人請教。而中庸處世智慧的人雖然高人一等,卻唯恐自己懂得不多,唯恐自己沒有看清問題,所以喜歡向人請教。諸葛亮之所以成功與其說他是神,不如說他得益於“集思廣益”,他善於集中人家的學問思想,增加自己的知識見解,“以能問於不能”。
儒家標榜虞舜“好察邇言”,所以能為聖人。這能給我們深遠的啟發。
對曾子的話還有另一種解釋,是說從政的人,多半是通才,什麼都懂;而“寡”可以說是專家,他專門研究一點,而這一點並不是學問淵博的人所能夠知道的。淵博的人知其大概,不能深入;專家則對某一點有深入研究。所以淵博的人,一定要向專家請教。“有若無”,他學問非常淵博,而在待人處世上表現得很平常,好像什麼都不懂似的。“實若虛”,內涵深厚,表面上看起來卻很空洞,普普通通。“犯而不校”,不如他的人對不起他——下面的人對上面的人不敬為“犯”——從來不計較、不記恨。無論哪一種解釋,對我們都有教益,都有用處……就會不自負,而虛心向學,人人可做老師。
適時適地地滿足對方的慾望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
人有慾望,也有善良的本心,引導自己的慾望不使之膨脹,滿足別人基本的慾望,而不損害,人做這一步,差不多能得中庸處世之道了。可是人們常常害怕失去小利,與人合作幾塊錢的利都不願讓,一失小利都慌亂不安,而對對方的付出卻漠然不知,結果因此失去了更多的東西。
這是人性的弱點!不能中庸處世的人,其缺點暴露無遺。對此,有人發現了一種處世之術,即掌握了對方愛小利的弱點並進行利用,處理問題或求人辦事施之以小利就可以被對方認可與接受。
有種人無時不在為名而生存,無時不在為利而生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