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的角度來使用剃刀,但是我如果不能直覺地知道,也就是在指頭上沒有敏感,抽象的知仍然於我毫無裨益。”《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96、97、99、100頁。心理學家阿德勒曾以口吃為例說明此理。他說許多口吃者當他們發怒的時候,能夠順口罵人而不見有一些期期艾艾的痕跡,有些經常口吃的人在朗誦詩文或談情說愛之時也能很流利地發音吐語,“這些事實足以證明口吃的決定因素存在於口吃者對於他人的關係之中。其決定的時刻則為面面相對的時候。當此之時,他必須於他自己及他人之間成立一種關係,或必須利用語言以表達其中心的要蘊。一種內心的緊張即由之引起,而口吃的習慣則為之抑住。其結果遂有流利的語言之出現。”意思很明白,口吃者與人對話所以不口吃,是因為他把注意力緊張地放在與人的關係之中,因而忘記了自己的口吃。這就是說,他愈意識到自己的口吃,愈把注意力放在口吃上,他便愈加口吃,反之,由於注意力轉移,他暫時喪失了口吃的自我意識,聽任潛意識支配,他就不口吃了。阿德勒還指出,當一個兒童學習講話並不感到困難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會特別注意到他講話能力的發展情形,但當他的學習講話有困難的時候,其情況就不同了。全家的人隨時都在留意他的講話,一見不對之處,立即予以指導、矯正。這樣就使他過分注意自己的講話,他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表達,其結果必然是愈想講好反而愈講不好。久而久之,口吃就這樣形成了。所以他說:“自動活動的機能之有意控制,每成為此機能的束縛及障礙。”阿德勒:《兒童教育》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第71頁。梅令克(Meyrink)在他的童話《蛙的遁逃》中曾舉過一個很妙的例子:蛙在出外閒遊時遇到一條千足的大蜈蚣,便問他說,在你這一千隻腳中,你究竟先移動哪一隻腳,其餘的九百九十九隻腳你又按什麼次序移動?蜈蚣回答不出,於是開始思考並觀察自己的腳的運動,結果他竟不能移動任何一足。正如古代一句諺語說的那樣:“當毛蟲試圖說出它如何走的時候,它便寸步難移了。”《莊子·天地》中也有類似的故事,說是黃帝失去一粒大珠,讓知尋找找不著,讓離朱尋找也找不著,讓吃詬尋找又找不著。於是請象網尋找,象網找到了。(象網,無心之謂。這段話的意思是:愈是有意識地用心找愈找不到,無心尋找卻一索得之。)《莊子·達生》中還講過這樣一段話:“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殙(hūn昏)。其巧一也,而有所矜(顧惜)則重外也,凡外重者內拙。”意思是說,用瓦做賭注的心思靈巧,用帶鉤做賭注的心性怖懼,用黃金做賭注的便心智昏亂。人們的技巧一樣而有所顧惜便重視外物,凡重視外物內心就笨拙。這是說人的靈巧或笨拙,就看他有沒有顧慮,而有沒有顧慮也就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問題。笛卡兒證明:“一個人如果有意去看一個遠距離的東西,這個意願便使他的瞳孔放大,但是假如那人只是想要放大瞳孔,這個意願卻不會產生所期望的結果。”斯賓諾莎:《倫理學》第221頁。無意放大瞳孔而瞳孔放大,有意放大瞳孔而瞳孔卻放不大,這是生理學規律,也是心理學規律。
最後,讓我們引德國偉大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一段話作結:
“雖然人的理智總是喜追求明確和肯定,可是人的感情卻往往嚮往不肯定。人的感情不願跟著理智走那條哲學探索和邏輯推論的狹窄小道……它寧願和想象力一起逗留在偶然性和幸運的王國裡。在這裡它不受貧乏的必然性的束縛,而沉溺在無窮無盡的可能性之中。”《戰爭論》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41頁。
。。
2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1)
當一個人越恬淡,越不以目標為目標,反而能達到目標。這叫“不求而自得”。反之,越是努力追求什麼,反而追求不到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努力本身就是一個障礙。努力就不是自然的自發的人,那隻能是一種強迫性的現象,或是一種規範而不是一種自由。那將會變成一種枷鎖。參看奧修《老子心解》第96頁。
弗羅姆講過與人談話是自然自發好,還是有準備好。比如我們去見一個人,我們期望從他那裡得到一份好的工作和讚揚。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都變得緊張不安,併為這樣重要的會見作準備。他們總在考慮哪些問題會使那個人感興趣。他們預先計劃好怎樣開始這場談話,一些人甚至單方面地列出談話的提綱。某些人大概也會鼓足勇氣,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他以前所謂的成功,他的風度,或者說他唬住別人的能力,他的社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