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式來調查,透過調查研究找出規律性東西,這是科學調研的一大進步。這個方法一定要堅持下去。但是,我們在重視這個問題的同時,還要重視另一種傾向,就是不能因此而輕視了感性體驗。
西方的東西可以借鑑,但不能套用,因為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律,有很多東西尤其是思想上的東西,很難完全用定性定量的尺度衡量出來,也很難用規範的標準去普遍衡量一切事物。因而我們在調查研究中,既要重視定量、定性分析,更要重視實際體驗,從感性到理性。
比如,1979年,部隊決定以後不從戰士中直接提幹,戰士入黨要按比例,三年調整期間地方不從退役戰士中招工。這個問題對戰士衝擊很大,戰士的安心程度受到了考驗,各部隊都在想法探索提高戰士積極性的路子。有的按定性分析的方式調查後認為,戰士當兵是來盡義務的,這是《兵役法》規定的,因而只要加強義務兵教育,使大家認清我國兵役制度的性質,懂得當兵是來盡義務,而不是為個人謀出路就行了。這個結論從定性分析上看是對的,這一教育也確實是重要的。但從部隊的實際情況看,只這一條是解決不了所有問題的。還有的學了外國的經驗認為,有的國家士兵頭兩年訓練,後一年學民用技術,而且這個技術是部隊的專利,有了這樣的技術,士兵退役時地方很歡迎,他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算了一下我軍有多少戰士,拿出多少錢搞專利技術培訓,戰士回去就能都找到工作。
這個演算法看起來精確,但在實踐中也是行不通的。一是我國的法制還不夠健全,有的人法制觀念還比較薄弱,部隊搞到專利技術,只要是熱門的,要不了多久,地方也會傳開,也會搞這方面的培訓;二是我國地區差異大,在這裡有用的技術到另一地不一定有用,而戰士是到四面八方去的;三是我國是農業國,城市戶口無法每年大量增加。怎麼辦?還是要從我國實際出發。當時我們也搞過一次調查,去了十幾個不同條件的縣,看到有些復員戰士確實很窮,但有些生活卻很好,如在街上修個手電筒、電視機、腳踏車、鎖、農機等等,就比單純搞農業收入要多些,這些小技術千姿百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在通訊團八連搞了個試點,引導戰士利用課餘時間,學一門實用科學技術。試點後寫了篇東西,《解放軍報》發了頭版頭條,還加了好長一個短評。總政領導也很重視,還專門作了批示。這個例子說明,我國有自己許多不同的國情和特點,不少東西是靠體驗得來的,不完全是靠定性分析和定量統計搞出來的,在調查中進行廣泛的瞭解和體驗,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
筆下文章怎驚人(9)
第三個環節是“深研”。我們調查了以後還要研究,不研究就很難找到問題的實質。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說比調查更艱苦,有時要花七分的力量去調查,花三分的力量去思考。研究中有三個辯證關係應引起重視:
一是大膽設想和謹慎求索的關係。就是說,想問題的思路一定要很廣,可以海闊天空,廣泛地探討。思路越廣,越容易突破原來的框子,發現新的問題,找到新的辦法。廣思敢想,才可以上下求索,讓思路在無窮無盡的規律之海中遨遊,才能捕捉到真諦的所在。我們在實踐中常常有這樣的體驗,有些問題有時實在找不到辦法的時候,由於不受正常邏輯的限制,突發奇想,一石掠開水中天,會突然找到解決問題的妙方,使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研究問題必須廣開思路,但是落實在文字上卻要謹慎求索,來不得半點含糊。拿出的東西不穩妥就行不通,謹慎求索出的東西才切合實際。如:1979年政治教育改革時,讓我們研討一個當時的政治課為什麼不吸引人的課題。怎樣才能吸引人?我們搞了很多調查,發現當時教育不吸引人的原因,是由於過去部隊主要是搞兩條路線鬥爭的教育,路線鬥爭教育與大家關心的事離得太遠。怎樣才能從根本上吸引大家呢?大家廣泛研究,大膽想象,提出“和自己利益關係最緊密的事,最能吸引人”,這個設想在當時是非常大膽的了。能不能這樣提呢?我們進行了謹慎的論證、求索,檢視了十幾種資料,最後感到是可以提的。因為,毛主席在同《晉綏日報》編輯人員談話時,有句名言:“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鬥。”這是我們的傳統。紅軍時期的政治教育,沒有多少大課,為什麼那麼吸引人?就是六個字:“打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與勞動人民的利益息息相關,跟著共產黨走,打倒了土豪,就能分到田地。農民的基本問題是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